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海外华侨的乡情之恋

2013年06月27日 1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梅州6月27日电 题:海外华侨的乡情之恋

  作者 杨草原 蔡欣欣 罗琳

  连日来记者在侨乡广东梅州兴宁采访,看到该市众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修建的学校、医院、桥梁,都在发挥着造福桑梓的作用。记者访问兴宁市外事侨务局局长彭伟洪,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兴宁市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处处都体现了海外华侨热爱故土的乡情之恋。

  位于粤东北的兴宁市是华侨之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各国。

  兴宁籍旅港乡贤刘宇新是改革开放后在广东省捐资最早的港商之一。1978年冬,刘宇新为家乡坭陂中学捐资100万港元新建科学大楼。“刘宇新捐出的100万元,这在当时的祖国内地可以说是一笔巨款,是开了先例的。”彭伟洪讲起这第一笔捐款的经过还满怀感动。

  刘宇新,1941年出生,广东兴宁人,香港宝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梅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从1978年起,刘宇新先后以自己和夫人的名义在坭陂中学捐建了宇新科学楼、庭芳图书馆、宇新科学馆等,并设立宇新奖教奖学基金,兴建兴宁市庭芳医院,加上其它公益事业捐资累计已达7000多万港元。如今有73年办学历史的坭陂中学,是一所可以容纳2000多名学生,有200多名教职工的完全中学,为家乡培育各类人才。

  刘宇新捐资家乡的举动很快传扬开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掀起了支援家乡建设的热潮。兴宁籍的旅港乡贤罗焕昌、李济平、旅印尼乡贤曾沐彬、旅泰国乡贤黄清林等众多在外有影响力的人士纷纷加入到家乡建设的大潮中。

  “济平中学、沐彬中学、宁中中学焕昌楼、兴宁一中张庆华教学大楼、兴宁中医医院桂清楼、坭陂清林大桥……”彭伟洪如数家珍地给记者讲着这些侨捐项目。他说有着崇文重教之风的兴宁,被誉为“文化之乡”、“大学校长之乡”,这实际上和众多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助学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自1978年以来,兴宁市共接受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资达3亿多元人民币,捐资项目500多个,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敬老等慈善福利和民生事业,其中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有80多个,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近10人。目前的侨捐项目已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兴宁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彭伟洪说,这些在外的侨胞、乡贤对家乡深深眷恋,如今每年都会回乡看看兴宁的变化。他们大都是在国家内忧外患,家乡生活艰难的情况下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的,改革开放后他们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新曙光,热诚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希望祖国富强,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水平提高。“祖国发展了,他们在海外的国际地位就能提高,还可以选择回乡生活”。

  为了表彰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对家乡的贡献,兴宁市按照条件把突出贡献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授予兴宁市荣誉市民,或者邀请为兴宁市政协港澳委员,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家乡的建设。目前,共有89位华侨港澳同胞被授予兴宁市荣誉市民称号。(完)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