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泉州市委书记:让民众享受并参与东亚文化之都建设

2013年09月11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泉州市委书记:让民众享受并参与东亚文化之都建设
    著名侨乡福建泉州日前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亲自带队并在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上作陈述答辩。 郑文 摄

  中新网泉州9月11日电 题: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让普通民众享受并参与“东亚文化之都”建设

  记者 孙虹 曾福志

  著名侨乡福建泉州摘下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对于这张烫金的新世界级城市名片,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既是意外的惊喜,也是当之无愧。”

  集海内外三千万泉州人之力

  “给泉州一个机会,海内外三千万泉州人将合力与其他国家把东亚文化的交流合作、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推向新的高潮。”在“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上,黄少萍在申报陈述的最后加了这样一句话。

  她这样解释最后抛出的“杀手锏”:“我想让评委们知道,泉州若能当选,不仅意味着选择了泉州这个城市,更是选择了泉州海内外三千万乡亲。”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有着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

  “不要忘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750多万泉州籍华侨华人、祖籍泉州的900多万台胞,也是一股重要的‘泉州力量’。”黄少萍指出,“对祖地文化、中华文化、闽南文化的强烈认同是海内外泉州人的共同特征,泉州将通过他们进一步强化东亚文化的影响。而这,正是其他参选城市所没有的。”

  “东亚文化之都”启动仪式拟定明年元宵期间举行。“除了邀请文化部领导,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代表团参加外,我们也要邀请海外华侨,发动海外泉州人一起参与。”

  泉州无处不文化

  “泉州有句老话,叫‘烧酒、拳头、曲’,这是此间对男子的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都与文化有关。”黄少萍说,不管是粗犷的南少林武术,还是优雅的千年古韵南音,文武兼备,泉州文化充满着生命力。

  “泉州无处不文化。”她提到,讲到文化,泉州人都是引以自豪的。“如果在国家级的层面,没有一块文化品牌,包括我在内的泉州人都会感到很遗憾的,所以我们要去争取。”

  就像每一个关心文化发展的泉州人一样,黄少萍坦诚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着泉州文化,“即便离开泉州工作期间,也十分关注泉州文化的动态。”

  也许正是缘于她对泉州文化的深度理解,缘于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特性,在评选的终审会议上,黄少萍作为唯一一个亲自出马的市委书记,实现了一次精彩的大“逆转”。

  “入围的十个城市中,泉州在初选中排名第九,苏州排名第一。终审当天,抽到第二出场的苏州分数一路领先,而泉州是最后一个上场。”黄少萍笑着说,自己并不是没有压力,但泉州不会放弃。“我们不服输,也要去拼一拼。即使不能当选,也是一次宣传和展示泉州的好机会。”

  当天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泉州最终以0.07分的微弱优势超越苏州,拔得头筹。

  再现“四海人文第一邦”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但我们不是拿顶帽子来戴着好看的,要用好这块牌子,挖掘它的价值,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黄少萍指出,现在已开始进入兑现承诺的时候。

  “明年泉州将投入9亿元人民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她介绍说,泉州将重点策划举办上百场文化活动,涵盖学术论坛、对外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文化艺术展览、文化类比赛等类型,如“中国人的海洋”日本、韩国展,“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周”,“洞箫与尺八”中日艺术家音乐会等,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东亚文化传统的交流与合作、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黄少萍强调,“文化活动不能只是阳春白雪,要面向广大民众,要体现文化惠民。把‘东亚文化之都’活动既办成艺术的盛会,更办成人民的节日。”

  她认为,与以往文化活动大多是官方交流不同,这次特别强调,要通过“东亚文化之都”活动 的举办,对其他城市的文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因此,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发展成果,尤为重要。

  此外,活动期间将通过各大主流媒体和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台《中国泉州》栏目、菲律宾泉州电视周、香港泉州报等全方位开展系列宣传,并通过泉州众多的海外乡亲扩大东亚文化的影响。

  “文化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惠民工程。”黄少萍表示,“要让‘东亚文化之都’名副其实!”(完)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