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侨乡汕头打造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2013年11月08日 09:5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特区的根,特区的魂,也是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早在2011年,国务院在《关于扩大汕头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中就明确要求,汕头要逐步建立以创新为内在驱动力的发展模式,要努力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探索新路子。今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中也提出,汕头要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汕头擦亮特区招牌,引领粤东发展的殷切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汕头正继续弘扬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用好特区立法权和试验权,以改革创新谋求振兴发展。

  新平台

  以华侨合作实验区 引海外潮人金融资本

  新时代呼唤新特区,新特区需要新平台。

  深圳有前海、珠海有横琴,在不远的将来,汕头人可以自豪地说,汕头有海湾新区。

  这片占地480平方公里、地跨一湾两岸的新区,不仅是汕头城市“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也是汕头特区再创改革开放新优势的崭新舞台。

  陈茂辉用“侨”、“特”结合来形容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按照汕头市的构想,在海湾新区3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范围内,将打造一个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个试验区将成为“面向国际、服务华侨、拉动全市的重大战略平台,致力建成华侨华人文化深度融合的先行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引领区和华侨资产区域中心”。

  汕头是广东的典型侨乡,有着丰厚的华侨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共接受潮籍海外侨胞各类捐赠折人民币逾70亿元,直接吸收的77亿美元外资中,近90%是侨资。而潮汕籍侨胞8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在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当年,并不占据地缘优势的汕头,之所以能跻身首批经济特区,凭借的正是华侨的“人缘”优势。在新时期,面对振兴发展的良机,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分别打造特区中的特区这一做法,给了汕头启发。为何不发挥汕头侨乡在血缘、地缘、商缘、文缘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全球潮人之都”集聚海内外“三个潮汕”的资本、人才,打造一个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平台?

  由此,以“侨”为内涵,打造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想法在汕头应运而生。2012年8月下旬,汕头市委、市政府正式向省委、省政府上报《汕头海湾新区建设工作方案》,请求批准规划建设汕头海湾新区。仅仅2个月后,省政府便批准了《方案》。

  在产业方面,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电子商务、物流、会展、教育、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等产业。在主打“侨”的基础上,提升国际产业合作的水平。其中金融业将成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一个重点突破口。

  “通过争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把海外的华侨资本和企业吸引过来,形成华侨资本集聚区,构建全球华侨资产管理中心。”汕头市发改局局长郑晓奇说,海外潮汕籍侨胞在金融资源领域优势明显,由潮商控股或持股的金融机构,遍布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澳门,而汕头本地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存贷款规模均接近粤东其他三市总和。能否通过境外资产境内托管的形式,在华侨资产境内托管方面,做一些突破?同时,通过金融创新,为这些进来的华侨资金、资产提供保值增值的服务。这些想法都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考虑当中。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汕头正在华侨经济与文化发展、华侨华人资产管理、对台合作、金融创新、用地用海等领域,积极争取国家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包括开办类似华侨大学的办学机构、举办华侨论坛;在医疗、养老养生、保险等领域对华人华侨开放等。

  汕头华侨试验区的建设,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汕头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开展华侨产业投融资试验。试验区的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根据计划,今年内试验区将完成产业发展、区域建设用海、基础设施建设等3个专项规划,并争取年内列入国家区域工作计划。

  对于汕头这一创举,许多港澳潮籍乡亲认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或将成为汕头乃至粤东今后的“地标”性试验区。出台更优惠的金融政策,创建更优化的发展环境,无疑将使汕头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潮商资本和潮人企业,形成潮商资本集聚区、金融产业发展集聚区的新“洼地”。

  陈茂辉表示,接下来汕头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使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旦得到国家的支持,这个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就将和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一样,成为汕头加快发展的新平台,汕头这个特区也就更‘特’了!”陈茂辉很有信心地说。

  新体制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3%

  如果说,海湾新区的开发建设,让鮀城突破了旧有城市格局和空间上的限制,那么以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清理行政审批、简化办事流程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则为汕头的再度腾飞解除了体制机制上的束缚。

  近年来,汕头在濠江区率先启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下放471项管理权限,实行大部制,政府部门由22个整合为14个,开创了国内政府间职责关系法定化先河。在濠江探索的基础上,汕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了《行政程序规定》,率先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2010年以来,汕头市政府共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16件,颁布政府规章32件,分别比前三年增长128%、60%。特区立法覆盖领域延伸到机构改革、行政审批、行政程序、国土资源、商业贸易、社会组织、社会保障、卫生事业等方面,全方位发挥特区立法的规范和保障功能,创设了多个全国、全省第一。

  在行政审批改革领域,汕头市颁布实施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1项、转移10项、下放220项、委托4项、服务前移4项,占全部事项的53%,超过省40%的要求。通过取消、转移、下放行政管理职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部分能够调整由区县行使的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行政授权、行政委托等方式调整由区县行使,激发区县发展活力。

  此外,汕头市发改局还主动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将部分权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下放到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其中,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除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外,只要是区县政府投资,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建设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由区县发展改革部门进行审批。

  今年5月,汕头市又出台网上办事分厅建设工作方案,以“汕头政府在线”系统为依托,统筹规划市、区县两级网上办事分厅建设,逐步构建起以网上办事分厅为前台服务窗口、“汕头政府在线”为后台业务支撑的电子政务模式。

  据介绍,“汕头政府在线”系统将该市97个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约4500名公务员的“网上办公、并联审批、电子监察、公共服务”等业务,汇集成“一个网络、两个窗口、三类应用、四项支撑”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其中的一个“窗口”就是市网上办事分厅,它由原“市行政审批办事大厅”改版升级而成,实现了网上服务范畴从单一类型的“网上审批服务”,向综合类型的“网上审批服务”的转变,建立起涵盖“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政府效能网上监察”等多个方面的审批服务机制。办事分厅自2012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已进驻36个市级单位的321项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事项。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汕头市两级网上办事分厅都将在“汕头政府在线”的整体框架内,与其他相关子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老百姓办事行政审批事务不必再往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跑腿了。

  汕头还大胆运用特区立法权,在廉政建设领域先行先试、取得突破。今年年中,汕头市人大审议通过《汕头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并于8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国内率先实施的预防腐败专门法规,汕头预防腐败条例对“利益冲突制度”、“利益回避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公经费公开制度”等社会热点话题都作出了规定,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预防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此外,汕头还在全省首个尝试部分部门、区县“一把手”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德述廉”(以下简称“三述”),并全程直播,领导的自述材料和整改方案也都放在网上公示接受“拍砖”。“‘三述’活动不仅推动了地方反腐败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还进一步密切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汕头市纪委书记邢太安表示,该市“三述”活动共收集到网友评论1000多条。

  新管理

  全市社会组织已达3600个

  在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汕头也在大胆探索一条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新路。

  去年5月,汕头市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在省内率先对公益、慈善、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进行改革创新,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去年7月,汕头与民政部、广东省民政厅签订协议,共同建设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成为全国唯一建立部厅市直通互动工作机制的地级市。

  今年以来,汕头继续积极探索民政、民生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已出台18个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制度性规定,涉及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社会管理、社会养老、社会救助等方面。在日益健全的规章体系引导下,全市社会组织总量从2012年初的1373个发展至3600多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从2.7个提高到6.6个。

  今年以来,围绕“和谐社区、阳光低保、惠民殡葬、幸福老龄、亲情救助、爱心慈善、模范双拥、满意社团”等八大民政特色品牌,汕头市找准工作突破口,建立督查指导制度,开展民政干部大培训大学习活动,建立部、厅、市直通车制度,扎实推进综合观察点的工作。目前,全市已确定10个市级特色品牌和示范点,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扶持,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惠民殡葬方面,汕头今年总结推广龙湖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全民普惠型殡葬惠民政策的成功经验,着力推进绿色、阳光、生态殡葬,打造惠民殡葬品牌。目前,汕头全市已有龙湖、金平和南澳3个区(县)实施全民殡改惠民政策,累计减免丧葬费用774万元,殡葬普惠覆盖人群超过120万人,居全省前列。推行骨灰集体海葬免费活动,生态葬法深入人心,其中澄海区海葬比例达到70%,居全国领先水平。建立追思网,创新网上祭拜形式。

  在爱心慈善方面,汕头市民政部门指导该市存心慈善会设立社会工作者办公室,设置个案及小组工作室,开展戒毒、残疾人工疗、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探索出一条以会员制为核心,多元化、实体化、长效化链式救助的新路径,成为我市慈善文化的一张名片。目前,存心慈善会已拥有会员4.3万人,义工5000多人,先后成立存心特教学校、文武学校、养老院、慈善诊所、残疾人托养中心、物资救助站、免费快餐厅等实体慈善机构,开办临时、定期、应急和交通肇事逃逸、无主收殓等救助项目,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电话。

  在和谐社区建设方面,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新和社区今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目前该社区建设投资超过2000万元,建成一个占地1.3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每年都安排专门经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该社区还筹集资金,配套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颐养居”、社会组织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打造成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特色示范社区。

  据了解,汕头接下来还将着力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制度和邻里互助养老模式;采取准入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理顺社区居委会与基层政府及社区其它组织的关系;设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用3年时间在全市60个镇(街道)和村(社区)完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行业协会商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探索“社工+义工”联动机制,促进社工服务与志愿服务协调发展。

【编辑:邹春光】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