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侨乡空巢老人之困如何解?专家:亟待社会性服务

2014年01月10日 10: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侨乡空巢老人之困如何解?专家:亟待社会性服务

  近日,云南省侨办主任杨焱平带领工作组慰问侨乡瑞丽市芒林村的贫困归侨侨眷,其中不少是空巢老人。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成为中国侨乡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的子女多在国外打拼,无法在身边尽孝,因此,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成为棘手问题。

  “空巢之疼”现实篇

  在出国风盛行侨乡,老人们“独守空巢”是常有的事。以福建省为例,据福州市侨联统计,马尾、连江、长乐、福清等侨乡目前就有空巢老人6万余人,其中,子女在海外谋生的有4万人。

  据悉,侨乡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子女在海外谋生,无法回国照顾父母。二是部分老人出国后,由于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只能回国养老。

  老家在台山海晏镇的李老太今年62岁,她的儿子在南非做生意。由于想念儿子,她和老伴提前退休去了南非。然而好景不长,“我们住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那里出入都要开车。但我和老伴都不会开车,所以每天就只能在家里。因为不懂英文,连电视也看不了,我们感到非常憋闷。”为此,她和老伴只好住进老家的敬老院。

  李老太的故事是侨乡空巢老人的一个缩影。在老家,邻里乡亲还可以互相照应,可在国外,他们要承受更多寂寞。

  此外,“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也是侨乡空巢老人数量壮大的原因。

  “空巢之困”在何处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家冰心就以名作《空巢》描绘了空巢老人的晚景悲凉。而如今,在“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早已被打破的中国侨乡,空巢老人面临的“空巢之困”仍持续酝酿。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首当其冲。据了解,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侨乡的空巢老人都由保姆照顾。然而,侨乡的保姆站多为私营,只负责介绍保姆收取中介费,一旦出事,老人们也投诉无门,甚至有“十个保姆八个坏”的说法。

  此外,在一些思想相对开放的侨乡,空巢老人们虽能接受进养老机构颐养天年,但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悉,许多地区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重点侨乡乡镇以下养老机构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而且条件设施非常简陋。

  严先生是福清江阴镇人,目前一家人都在南非做生意,老家只剩下一位老母亲。为让老人老有所依,他想将母亲送进养老机构。但他发现,当地除了专门为五保户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外,剩下的养老场所寥寥无几。有些养老机构的环境和设施条件也不令人满意,“母亲在养老院住了不到一个月,就要求回家住。”

  “空巢之难”如何解

  如何让侨乡的空巢老人安享晚年,减少海外子女的后顾之忧呢?

  专家建议,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只靠子女来照料老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靠政府和民间共同提供社会性服务。要大力加强侨乡当地的养老机构建设,让侨乡民众改变“养儿防老”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此外,应加大侨乡保姆市场的管理力度,做好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专家还建议,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完善养老设施。例如,可参照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做法,为一些空巢老人免费安装24小时“一键通”呼叫系统,为老人解决突发性问题。

  不过,仅有社会的关怀是不够的,侨乡的空巢老人最怕的还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对他们来说,儿女们的关心才是最好的礼物,哪怕是一通跨洋电话,都是他们心灵的一剂良药。只有多陪伴,多交流,满足老人的情感诉求,老人们才能真正“老有所依”。(张红 谢郁芊)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