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侨乡青田依靠25万华侨优势擦亮公共外交新名片

2014年04月08日 2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丽水4月8日电(记者 童静宜 实习生 奚金燕)8日,国内第一个县级公共外交协会——青田公共外交协会召开一届二次理事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青田籍“民间外交家”集体回到家乡充电,擦亮侨乡“公共外交”新名片。

  2013年3月31日,国内第一个县级公共外交协会——青田公共外交协会成立。从此,青田零散、自发的公共外交活动开始走向了系统化和组织化,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青田华侨则成为了“天然的民间外交家”,频频向世界发出中国好声音。

  一年以来,“民间外交家”的外交成果如何?2014年4月8日,在青田公共外交协会一届二次理事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青田籍“民间外交家”集体回到家乡充电,擦亮侨乡“公共外交”新名片。

  对意大利威尼斯华侨总会会长周勇而言,“公共外交”是一个新兴而陌生的词汇。为促进中意两国人民相互了解,2013年,周勇在意大利帕多瓦市建立了中意国际学校,该校实行中文和意大利文双语教学,有效推动了华侨二、三代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在周勇眼里,海外华文媒体和学校是华侨开展“公共外交”的有效载体,但华侨的个体是却最重要的,“公共外交是每一个华侨的责任。海外友人最初是通过接触华侨才了解中国人、中国文化,最终才了解中国国情。而两国关系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华侨在海外的发展生存空间,因此每一位华侨都是外交使者。”

  “上善若水”是千百年来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脉,而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会长杨小爱则将这四个字传递到了海外。在厄瓜多尔,杨小爱坚持长期慈善,向当地一偏远的海岛村庄的130多户贫困家庭捐助了大米、食用油、食盐等物品,受到了当地人的赞誉和感恩。

  以小见大,从平凡事入手开展“民间外交”,是过去一年中,青田积极探索“公共外交”的新路子。在青田,像周勇和杨小爱这样的“民间外交家”还有很多,他们的踪迹散布在各地,他们不拿工资、没有编制,却努力“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也让世界知道中国有个青田。”

  “青田政协开展公共外交的优势,不在组织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型交流活动,而在于25万海外华侨,在于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公共外交活动中来的为数众多的侨团。”大会上,青田公共外交协会常务副会长钟秋毫如是说道。

  钟秋毫表示,青田公共外交协会自成立以来,有效促进了青田对外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展示了中国形象和青田人风采。在未来,青田将充分依靠25万华侨的作用,从小事入手、从平凡事着眼,做“外国普通老百姓的外交”。(完)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