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异型奶瓶刻度易不准 实验:6款奶瓶3款存误差(图)

2015年10月19日 15:27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5号异型奶瓶刻度误差最大,误差有5ml

  市场上出售的奶瓶多种多样,但新手妈妈发现一部分奶瓶存在刻度不准的情况。《法制晚报》记者从市场购买价格不一的六款奶瓶做实验,结果显示其中三款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标注为100ml的水实际上有2至5ml的误差,刻度不准与价位没有太大关系,出现误差的多为异型瓶。

  2014年4月2日,《婴幼儿奶瓶安全要求》企业联盟标准发布,填补了一直以来我国奶瓶产品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的空白,但对于奶瓶精确刻度方面没有规定。

  发现 奶瓶刻度不准 新手家长担心

  新手妈妈小马一直严格按照奶瓶标注的刻度为宝宝冲调奶粉,并没有留意过奶瓶刻度准确性的问题。

  但近日,她无意中将一个奶瓶里冲好的120毫升奶倒入了另一个奶瓶中暂时保存,结果按照这个奶瓶的刻度,原本120毫升的奶竟成了125毫升,反复倒了几次都是如此。小马意识到,奶瓶的刻度可能存在偏差。

  小马在网上搜索发现,曾有媒体报道,一位重庆妈妈遭遇“奶瓶刻度不准兑出高浓度奶,女婴吃后变瘦掉头发”事件,这让她担心使用刻度不准的奶瓶是否会影响宝宝正常摄食和发育。

  记者调查发现,妈妈们在选择奶瓶时,多考虑价格、材质等,而对于刻度的准确性则深信不疑,更有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贵的奶瓶就肯定各方面都能够得到保证。

  卖家 不属于计量器具 所以不强调精准性

  法制晚报记者走访中发现,不少婴幼儿用品商店的销售人员也无法断定奶瓶的刻度是否准确。“奶瓶是饮食容器,虽然有刻度,却不属于标准计量器具,商家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也较少强调奶瓶刻度的精准性。”一名专业奶瓶销售人员称。

  记者联系了4号(布朗博士)品牌奶瓶的淘宝旗舰店负责人,对于该品牌奶瓶刻度不准的情况,对方表示按照欧盟BS/EN标准14350,婴儿奶瓶的刻度是允许存在误差的,100ml以下允许存在的误差范围为正负5ml,100ml以上允许存在的误差范围则是正负5%。

  在这个范围内,冲调奶粉浓一些或淡一些都不会对婴儿产生很大影响。

  查询 现有标准中 未提及精确刻度方面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编制的《婴幼儿奶瓶安全要求》企业联盟标准于2014年4月2日发布,填补了我国奶瓶产品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的空白。在没有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安全标准的情况下,该联盟标准是联盟成员生产奶瓶的执行标准。

  法制晚报记者发现,这份企业联盟标准重点规定了产品在物理、化学等性能方面应满足的安全要求,增加了原材料卫生要求、整体跌落强度要求以及塑化剂含量要求等,有些标准要高于欧盟标准。而且还要求明确规定标签标识,特别是产品警示要求。

  对于刻度标识一项,只规定“奶瓶容器上需至少标有以ml为单位的容量刻度,最小的容量刻度数值不得大于60ml”,并没有看到关于精确刻度方面的相关规定。

  记者从市场上买来不同品牌、形状和材质的6款奶瓶,价格从18元到100多元不等,分别向这6款奶瓶内倒入自来水,均达到每个奶瓶标注的100ml的刻度处,随后将这些水分别倒入100毫升的量筒中,查看自来水的实际体积。

  结论

  6个奶瓶3个不准

  与价位无关 与异型有关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1号、3号和6号奶瓶中自来水的体积并无变化,而另外3组均没有达到100ml,最多的一组相差了5ml。

  法制晚报记者发现这些刻度不准的奶瓶恰好都是便于手握的凹陷式异型瓶瓶身设计。另外,实验中最便宜的6号奶瓶刻度很准确,相差最多的5号奶瓶单只售价70元,属于中高档价位的奶瓶。看来并非价格高的都“靠谱”。

  提醒 最好选购正常形状奶瓶 可自行测验是否准确

  据一名曾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多年的医生表示,一些异型的奶瓶虽然看起来可爱或用起来方便手握,但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不太容易把刻度做准。

  婴幼儿配方奶粉一定要准确按照说明所要求的比例冲调,若奶粉浓度不够,可能会引起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引发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奶粉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现高钠血症、消化紊乱、肥胖等。按照欧盟标准,若奶瓶刻度准确性偏差不超过5ml,一般对于婴儿不会有太大影响。

  建议家长在选择奶瓶时最好选择瓶身形状正常的奶瓶,并要去正规商店购买口碑较好的品牌。如果不放心刻度的准确性,可以购买量筒在家亲自做测试。(记者 苏妮)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