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师难招又难留 自闭症机构好发愁

2016年04月19日 16:0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李海婵 黄雅涵 黄婉秋

  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国自闭症个体可能超过1000万,但全国能诊断自闭症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仅100人左右,完全无法满足需求。就广东惠州而言,自闭症人数达3000多人,有13所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在训儿童500多人。记者了解到,由于自闭症行业的特殊性,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很难留住人,自闭症康复训练教师师资力量匮乏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

  老师收入低压力大

  今年是邓老师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她开玩笑说,整个青春都安放在机构里。她每天都有9节课,一到星期四,她的职业病就开始犯,喉咙疼痛,偶尔会咳嗽一下,然后充满热情继续上课。由于自闭症孩子的特殊性,她需要花费的精力比一般学校的老师要多。

  在2009年,刚刚从事自闭症康复行业时,邓老师工资只有1200元,连生活费都不够,可是她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主要被家长牵绊住,希望尽自己的一点能力吧。”邓老师告诉记者,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几乎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机构老师身上,再加上进行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是有最佳时期的,时间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异常宝贵。“如果上了一个月的课可是孩子没有任何进步,会认为在浪费孩子的生命,会感觉很压抑”,在工作初期,由于压力大,邓老师每天回到宿舍就会大哭。

  在惠州,从事自闭症特殊教育的老师平均工资不超过3000元。同期来的同事因为各种原因都走了,而邓老师却一直坚守着。

  民办机构全年招人

  “流动性大成为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惠州一家康复学校的邓主任无奈地说,工资低、压力大是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在惠州几乎所有的民办机构全年都在招人。为了能够吸引更多老师,机构降低要求,之后再进行专业的理论培训以及考核,但特殊的工作环境还是中途“吓走”了不少年轻老师。

  惠州自闭症研究协会副会长江南萍向记者讲述,曾经在当地学校招聘40名应届生加入护苗培智机构,最后仅仅1位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兴趣留下,她希望更多人关注并加入这一工作。据了解,护苗培智学校是惠州市最大的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今年春季新校区投入使用,本该容纳约500名学生,但因师资紧缺,目前学校只招收了200多名学生。

  今年以来,不过四个月的时间,惠州手牵手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就有4、5个老员工辞职,虽然来应聘面试的有十多人,但目前仅剩3位老师尚在培训中,能否真的留下还是一个未知数。

  专业男老师极匮乏

  惠州目前运营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基本只针对0-7岁的孩子提供康复培训,孩子在培训学校进行康复后,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能进入公立学校进行融合。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到7岁以上无法继续接收康复训练,除了无半分政策补助资金之外,还有大龄儿童情况比较严重难以控制,而专业的男性老师极度匮乏。”江南萍说,政府有计划在向社会购买服务,能解决一部分大龄自闭症儿童教育问题。在惠州市目前唯一一家省一级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护苗培智学校建立新的校区专门接受大龄儿童,使其能够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据悉,2013年,通过家长、政府、学校的三方协商,在惠州市惠城区确定了两所公立小学作为融合教育试点。江南萍认为,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融合教育是一个趋势,但目前的现状却不太乐观,在公立学校实现融合教育困难重重,一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资源配套,如提供资源教室给自闭症儿童教学使用,二是政府没有提供经费补贴,导致学校招收自闭症儿童意愿不强。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