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震小英雄林浩成名困扰:被认出自称是弟弟林告

2016年05月12日 15:56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姚明、林浩引导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国家体育场

  法制晚报讯(记者 丁雪 实习生 毛兰芳)每年的5月12日,“抗震小英雄”林浩都很忙。今年他要参加一个英雄少年报告会,还要筹备一个微电影节。“汶川地震八周年,我们会以另一种形式,纪念我们这些幸存者的经历和成长。”林浩说。

  因在八年前的地震中救了同学,林浩被称为“最小的抗震英雄”、“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姚明一起作为国旗手带领中国代表团入场。但在随后的几年,“小英雄”林浩被质疑“救人事迹是骗局”、“忙拍戏几乎不上学”。

  如今对于这些争议,他已不愿多提。在舆论的大起大落中,林浩似乎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他的经纪人田万良说,林浩应该算是道德明星跨界转型的一个样本,“以前的道德模范都是挂在墙上,但林浩是活在当下的。”

  成名困扰

  问题回答上千遍 被认出否认是林浩

  五月,下着小雨的成都有些微凉。刚看到林浩时,他穿着灰色短袖和黑色长裤,有一点害羞似地躲在门口。经纪人田万良叫了他一声,林浩笑盈盈地走了进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露出两个酒窝,见到法制晚报记者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刚考完试的他显得很轻松,“我觉得应该考得不错,感觉还行。”林浩笑着说,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和班长职务的他还是一名学霸,“上学期期末,我考了全年级第一。”

  八年前的汶川地震,改变了包括林浩在内的十多万四川人的命运。那场地震夺走了一手把他带大的外公和天天在一起玩耍的表妹。他们的突然离去,让林浩心里充满恐惧。也是在那场地震中,林浩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时年9岁的他,被压在了地震的废墟之下,组织唱歌来激励同学,在冲出地震的教室后,又回了废墟,救回了两名同学。

  报道过后,“汶川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抗震英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等荣誉纷至沓来。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和姚明一起作为国旗手带领中国代表团入场,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年龄最小的国旗手”。

  “当时我使劲地爬,爬出来之后又把我一个同学拉出来。他昏迷了,我把他背出去后交给校长。”那段时间,林浩几乎把自己这段救人的经历讲了上千遍,他平均每年收到一百多场活动的邀请,这还不包括安排不开的。当时他的睡眠时间很少,只能利用活动间隙睡觉,有时和别人说着话就睡着了。

  2008年6月,当林浩说出想去上海读书的愿望后,上海各界人士立刻四处张罗。最终,闸北区教育局为林浩安排了学校,同时免除了全部学费。据媒体报道,为避免出名后受人打扰,林浩上下学时,民警或治安人员会在校门口等他,如其父母没空,民警会护送他回家。林浩所住的小区,会对外来人员严格登记,如果要求见林浩,必须要获得林家父母的同意。

  林浩回忆那段日子说,“那几年过的很迷失,也非常的浮躁和自大。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方面想知道自己是谁,另一方面外界又要告诉你是谁。”

  到后来林浩逐渐不堪成名之扰,如果有人在街上认出他,他就谎称自己不是林浩,“说是他弟弟林告。”他坦言,同样的问题重复回答成百上千遍,让他实在受不了,“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是要问这些问题,我只是做了理所应当的事。”

  英雄之重

  没考好遭指责 拍电影被指不务正业

  那几年,正在上学的林浩经常会遇到很多尴尬。如果他说参加活动会耽误上课,对方就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缺一节课补一下就好了。如果他推掉一些活动,就会被人指责耍大牌,被批评没有感恩之心。林浩被当成了人类与灾难抗争的一个精神标志,用田万良的话说,那时不叫“火起来”,应该叫“被需要”。

  慢慢的,林浩在生活中逐渐体会到了“英雄”两个字的重量。“哪一次考差了,别人就会指着我说,你是小英雄,怎么学习成绩那么差。”还有人指着他说,“你是小英雄,怎么能玩游戏啊,怎么能去拍电影呢,这是不务正业。”林浩说,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英雄应该是完美的,“他们有一种道德洁癖。”林浩很委屈,他怀念以前在映秀镇放学后偷吃邻家地瓜的日子。 “被道德绑架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身体绑架是一时的,但这是长期的。”田万良说。

  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受邀到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不同,半年后林浩和父母又回到成都。在他还没想清楚自己是谁时,有声音开始质疑身材瘦小的林浩,当时是否有能力救人。对此林浩感慨地说,“小时候父母跟我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长大后发现别人说什么,我不能左右。质疑多了就习惯了,你只能左右自己的想法。”

  林浩现在也很少和当年他救出的同学联系了,“他们现在应该都在上自己的课,有自己的生活。有的搬走了,有的回老家了,就没怎么联系。”他顿了一下补充说,“不过我们还有小学群。”

  接连“躺枪”

  俩英雄诈骗入狱 林浩也被拿来盘点

  2008年汶川大地震,雷楚年救了7名同学,与林浩等人一起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被免试招进重点中学读书。当时,雷楚年15岁。

  6年后,21岁的雷楚年因涉嫌诈骗被抓获。根据媒体报道,地震后,雷被成都一所重点高中免试录取,却经常逃课打牌,月花销万元以上。由于“名声在外”,雷楚年吹嘘有“关系”,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包括女友在内的21人共74万元。

  雷楚年的经历让林浩“躺枪”。同时期,被媒体一起盘点的还有陈岩,这个在汶川地震时救出29名被困人员的“最牛志愿者”,因涉嫌诈骗身陷囹圄,走向了英雄的反面,被媒体评价为,“英雄热散去,却无法回归普通生活的悲情人物。”

  那时林浩的日子也不好过,同样作为抗震小英雄,林浩被贴上的标签是“忙拍戏几乎不上学”。他坦言自己最早想当一名建筑师,后来的梦想是当演员,但从道德明星转型为演员的道路并不容易。

  林浩在成都青羊实验中学的班主任王琳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林浩在学校里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学习挺刻苦的,会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也会断断续续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除了公益活动,林浩还陆续接演了不少影视剧。经纪人田万良认为,林浩是一个地震幸存者,能通过拍电影去传达一些有益的事就很好,“林浩出唱片、拍影视剧是做公益的一种方式。后来我们发现他有表演方面的天赋,就开始往专业化方向培养。”他补充说,即使拍戏期间,他们也会请老师辅导林浩的学习。

  田万良回忆,林浩刚成名时,每年的活动邀请有几百场,到后来降到几十场,“这中间隔了没多久。”他提到,有些活动主办方邀请林浩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旦活动结束,连送去机场的人都没有。还有很多人说帮林浩申请助学金,“但这个热度过了,他们提都不提了。”

  按田万良的说法,林浩是从“被需要”到“不被需要”,后来又被很多人抨击。在这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中,一个成年人都可能被毁掉,“欣慰的是,林浩没有被打倒,不管头上有再多的光环,他还是山里的娃。”

  回忆过去

  震前是留守儿童 震后全家生活改变

  林浩最近一次回到汶川县映秀镇的家乡,是今年过年的时候。外婆家的旁边,原先斑驳的灰色房子不见了,多了很多新房。新的校舍拔地而起,新的园区鳞次栉比,八年前的满目疮痍似乎找不到一丝痕迹。

  每年5月,外婆都会去给外公烧纸。林浩从小在外公家长大,那时候他是中国成千上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时一家人才能团圆,没过几天又要分开。

  林浩回忆,小时候家乡的星空很美,每当放映队到村里来放电影的时候,都是盛大的节日,“我那时候个子矮,就爬到树上,即使被蚊子咬都舍不得下去,偶尔也会想想自己要是以后能当演员该有多好。”

  林浩说,自己是没有童年的。地震以前,他要自己挣零花钱,每天早晨五六点,就和同村的大哥哥,背着比自己还高的蛇皮口袋去捡废品。有一次他上了一辆大巴车,光顾着多捡几个瓶子,在车开了很久才反应过来没来及下车。

  “地震前,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留守儿童。地震过后,我的生命里多了很多东西。”地震改变了林浩的整个家庭,带走了他的外公和表妹,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他都不愿再回忆和地震有关的任何细节。地震后涌来的荣誉也改善了林浩一家的生活水平,他结束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甚至拉近了他想当演员的梦想。

  转型之路

  努力做好眼前事 盼演员身份获认可

  从道德模范向普通人、演员转变的过程并不容易,道德模范的“世俗化”往往被人诟病。“以前的道德模范都是挂在墙上的,但林浩是活在当下的。”田万良说,道德明星向普通人过渡的时候,在一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人们要求道德模范不可以和钱挨得特别紧,但毕竟英雄也要吃饭,“林浩演电影、当代言人,片方和企业会支付酬劳。”

  田万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浩是道德模范跨界转型的一个样本,但是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实人这一生,你是谁,往往由选择决定。”

  从2008年至今,林浩出演了很多影视作品,包括《大太阳》、《我的特一营》、《满山打鬼子》、《情笛之爱》、《哺乳期的女人》等。以前林浩的普通话并不是太好,这给他的表演带来很多困扰。为了练台词,林浩坚持每天六七点钟就起床,重复练习枯燥的绕口令、诗歌和口部操,如今他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

  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阅历也是林浩的一大瓶颈。他坦言自己第一次接抗战剧时很不适应,“当时又小又是青春期,但是那部剧讲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儿,我不是很了解,导致表情的刻画、心理方面拿捏得都不是太好。”

  他说,幸亏导演很有耐心地引导他,帮他一点点适应角色,他自己没事也会多看一些书,研究电影里的经典桥段。林浩有的时候也会自嘲,说自己有点儿矮,“浓缩的都是精华”,他无奈地说,“很多戏都有身高要求”,他后悔自己小时候不好好吃饭。

  以前,林浩经常兴致勃勃地谈自己的梦想。地震过后不久,他说自己想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想修震不垮的房子。“那时很天真,不知道清华大学那么难考的。”如今17岁的林浩对于任何宏大叙事的东西都很谨慎,包括梦想,“每一个人,现在的梦想到以后都可能会有变化,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做好眼前的事。如果非要说梦想,我希望自己演的角色可以被认出来,人们会叫我演员林浩。”

  文/丽案调查工作室记者 丁雪 实习生 毛兰芳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