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六旬老汉迷路119小时 幸遇“仗义哥”相助回家

2016年06月06日 16:57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 

  长春晚报记者 何少梅

  5月22日3时许,患有小脑萎缩的六旬老汉刘学从远达大街家中独自外出后走失,多日没有音信。5月26日,本报关注此事,并呼吁遇到刘学的市民伸出援手,帮助他平安回家。此事见报当日,德惠市米沙子镇市民李岩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到刘学的家人。5月27日2时许,离家119个多小时的刘学平安回到家中。

  “仗义哥”遇迷路老汉出手相助

  “我公公以前曾有过两次迷路的经历,都在走失当天就找回来了,这次走失已经三四天了,还没有消息。”5月25日,刘学的儿媳妇崔女士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求助。

  就在刘学的家人心急如焚地四处找人时,在德惠市米沙子镇工作的市民李岩也坐立不安,原来,他几天前在米沙子镇以南的村路上“捡”到一位说不清楚家住哪里的老人。由于老人提供的信息不全,李岩无法联系到其家人。他一边将刘学送往德惠市救助站,一边拍下老人的照片继续寻找其家人。

  刚得到的线索意外中断

  5月26日,习惯于在网上浏览新闻的李岩,看到了本报刊登的寻找刘学的稿件,他按照文中所留的联系电话找到刘学的儿子:“这位老人我看到过,我把照片发给你们确认一下是不是一个人?”

  崔女士一家人看到李岩发过来的照片后惊喜交加,立即开车赶往德惠市救助站。由于刘学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李岩在德惠市救助站登记时所留的信息为“米沙子南”,这让家人接刘学回家的路一波三折。

  “我们赶到救助站时已经22时许了,对方说没有接收过名叫刘学的老人。”崔女士再次拨打李岩的电话求助,“李岩帮我们沟通后得知我公公已经被送到松花江镇敬老院了,可是还没等我们动身,敬老院那边却说我公公于5月26日5时许再次出走,下落不明……”

  失联老人与家人喜获团聚

  “李岩得知此事后非常着急,连夜帮我们与该救助站和敬老院取得联系,在我们从米沙子镇赶往松花江镇的同时,敬老院也出动工作人员四处寻找我公公。”崔女士说。

  5月27日2时许,满身疲惫的崔女士等人在松花江镇周边的一处岔路口附近发现了刘学。

  “爸,你咋走这么远啊?我们都急坏了。”崔女士立即冲上前去拉住公公的手,“那几天由于下雨温度非常低,我们一直担心他穿得那么少会感冒生病,可是我公公的手却是温热的,经过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比较正常。”

  刘学看见熟悉的家人站在自己面前,露出孩子一样的笑容:“没事,急啥急,我又丢不了。”

  老人一句话把在场的人们都逗乐了,几个小时的奔波与疲惫也似乎一扫而光。失联119个小时的刘学跟随家人踏上了返回长春的路。

  “我公公自从这次回家以后,不再张罗着要出去了,他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非常好。”6月5日,崔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感谢李岩的仗义相助,她和爱人给他发过去一个微信红包,可是李岩坚持不收,第二天这笔钱又原封不动地退回到崔女士的账户中。“我们打算过几天再去一趟米沙子,当面感谢李岩对我们的帮助,同时也感谢《长春晚报》及时帮我们刊登寻找公公的稿件,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再次团圆。”

【编辑:陈鑫】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