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旬老人录取通知书珍藏60年 祝福考生们金榜题名

2016年06月08日 16:0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今天下午,2016年度的高考告一段落,家长、考生们都可以放松一下了。高考这两天,84岁的老人薛琪也很紧张、激动,她拿出自己60年前的高考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向北京晚报记者回忆那段难忘的往事,同时希望通过北京晚报,转达她这个60年前的高考生对今年高考学生们的祝福,祝他们顺利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早日学业有成。

  录取通知书珍藏60年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愈亦澎湃的今天,您们跨入了农学院,首先请接受我们向您热烈的祝贺。您们选择了农学家的职业,这是我们感到无限高兴,因为在充满着战斗声响的农村,多么需要像拉斯嘉那样的人啊!……在这里,每一粒稻麦的茁苗,一株棉花的吐絮,果树的结果,和幼蚕的诞生,都能引起我们最大的欢欣和快慰,当我们驾驶着拖拉机在广阔的田野里耕耘的时候,你将会感到自己是多么有力和自豪!”

  这是新生欢迎信上的一段文字,同高考录取通知书一同寄过来的。那是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欢迎信中提到的拉斯嘉,又译娜斯嘉,是前苏联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的女主人公。毕业之后,她勇于在工作上向保守的站长发表意见,最终她带领拖拉机站取得了优异的生产成绩。

  准考证上贴着24岁的薛琪的照片,当时浓眉大眼的姑娘如今已是头发斑白的老人,不禁让人感叹岁月如梭。

  准考证上的考试科目,除了语数外,还有史地政物化以及“达尔文主义基础”,即自然知识。

  看着热情洋溢的欢迎信,聊起当年考大学的经历,薛琪至今倍感自豪。

  高中毕业六年考大学

  1932年10月,薛琪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一个小镇。至职高毕业,她都生活在内江。1950年毕业后不久,她和几个同学选择参军,到“第一野战军后方医院”工作。边上班边学习医学。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高考举行。至1956年高考前,薛琪得知一个消息:现役军人只要具有同等学力,都可参加考试。这让薛琪心动不已,尽管已经离开高中六年,但读书上大学的梦想又重新燃烧起来。

  她向刚刚参加过高考的弟弟借来了复习材料。白天上班晚上看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她踏上了高考考场。之前她职高的专业便是农业制造方向,因此她考大学填报的志愿是前往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

  “我身边当时去参加高考的人很少,那时候大家可能觉得高中毕业就够了,而且包括我在内,已经离开学校很多年,没把握一定能考上。”

  被大学录取了却没去成

  从邮戳的日期可以看出,她的录取通知书是1956年8月6日发出的。几天后信寄到她工作的军医院,科室里面沸腾了,很多同龄人围着她祝贺。那张录取通知书的纸很薄,并不像现在拥有华丽的装帧,纸是紫红色的,上面还盖着西南农学院的公章。

  憧憬着大学生活的薛琪,却在一个星期之后“被泼冷水”:本来说支持她上大学的单位领导此时表态,希望她不要去报到。看似奇怪的决定,其实有着另一番道理:领导认为,既然薛琪有能力考上大学,为什么不去学与工作有关的医学专业呢?当时第七军医大学正在招生,相比社会上的其他大学,不仅可以保留薛琪的军人身份,学杂费也能享受政策的优待。

  “我的母亲是个小学教师,父亲是个会计,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家庭生活负担挺重的。”思来想去,薛琪决定接受单位领导的建议,继续复习准备来年考第七军医大学。

  相比现在大学扩招,当年的大学生真可谓凤毛麟角。离开学校多年的薛琪竟然选择了放弃,以至于“准考证、录取通知书,这么多年我都留着,成我的心结了”。

  第二年,薛琪不负众望,顺利考取了第七军医大学。

  大学约五年时间,由于其中经历一些政治运动,学期被延长半年。1962年薛琪毕业,并且与她的大学同学、后来的丈夫一起,被分配到了北京。薛琪在302医院工作了一辈子,至退休之前,她已是主任医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祝福考生们金榜题名

  虽然与西南农学院擦肩而过,但此后的很多年,薛琪经常会想起这所学校,关注着这所学校的新闻。她认为,她高考的成功,也为当时医院领导开拓了想法:应该鼓励年轻人去读书深造。

  高考改变命运,在薛琪的身上实现了。而今,已经退休的薛琪和老伴儿享受着平静安详的晚年生活。2007年8月,北京晚报曾经刊登过一个参加了改革开放后首次高考,并收藏了30年前的准考证的故事。薛琪说,看到那个故事后,她一直希望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让孩子们知道上大学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北京晚报能转达她这个60年前的大学生对考生们的问候,并祝愿他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本报记者 张硕 文并摄 J233

【编辑:尹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