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6成流浪孩子属主动离家出走

2016年07月05日 15:5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因无法忍受父亲、继母长期的家暴,年幼的婷婷离家出走了。在流落街头两三天后,婷婷在派出所里再次见到爸爸时,她脱口而出:“我不认识他。”

  在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儿保中心”),和婷婷一样,主动离家出走而流浪的孩子占了近六成,大多数都因家庭教育粗暴而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心理专家指出,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天赋与想法,平等对话、沟通、相处。省儿保中心则建议,相关部门为有需要的父母提供培训及辅导并增加社工服务点,帮助更多流浪孩子回家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谢颖

  父亲和继母长期家暴 菜刀割手掌女儿逃走

  今年14岁的婷婷自述,6岁那年,爸爸带着她从云南昆明来到东莞厚街务工,没多久爸爸给她找了个继母,“她经常叫我去买东西,我买错,她就打我”。

  婷婷说,爸爸看到继母打她也不帮她,还经常叫她去买香烟、啤酒,“买错了他也打我,用竹子一样的东西,全身打,除了脸。”

  打骂成了家常便饭。最过分的一次是,她爸爸甚至拿菜刀在婷婷手掌上割了一小块肉,还将她扔在一边不管不问,“流了一矿泉水瓶的血,从来没见过那么多血。”婷婷告诉记者,后来爸爸的朋友到家里发现了受伤的婷婷,她才被送进医院包扎,回来以后“他又打我,继母还帮腔说打得太轻了,我左腿都被打骨折,又送去医院。”

  这一次,婷婷生出了逃走的念头,她趁爸爸不在家跑了出去。当婷婷爸爸找到派出所,婷婷跟警察叔叔说“我不认识他,他不是我爸爸。”于是,爸爸没能从派出所带走她,几经辗转她被送到了省儿保中心。

  “一开始我记得家庭住址,但2012年我真正想回家时,却发现忘了。”记者问婷婷:“你回去就不怕他们再打骂吗?”婷婷回答:“我觉得我现在长大了。他毕竟是我爸爸。”

  儿保中心类学校教育 还开架子鼓和钢琴课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该中心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占地面积近6.6万平方米,主要负责全省无家可归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和教育,同时还负责流入外省的广东省籍流浪儿童回省后的临时安置和救助保护工作。

  记者了解到,省内各救助管理站救助时间超过30天的流浪儿童,将会送到这里临时安置。这里的“类学校教育”是一大特色。记者探访之时,见不少孩子都在上课,“他们跟普通孩子一样接受小学、初中教育,学期结束跟当地孩子一起考试。”该中心办公室主任叶敏勇介绍,“对于一些残障儿童,我们老师专门前往市启智学校学习,帮助他们做康复训练以达到有自理能力。”

  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这里虽然住着许多流浪儿童,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该中心定期开展钢琴课、架子鼓课、烘焙课、陶艺课,不少孩子打起架子鼓来也是有模有样。

  叶敏勇说,与流浪相比,孩子们在这里幸福多了,但他们最好的归宿还是回家。

  数据

  年龄13-15岁 占流浪儿一半

  据省儿保中心统计,孩子流浪原因主要包括离家出走、务工不着、无监护人、被遗弃、被骗后无路费回家、被拐卖、迷路、网骗等等。其中,主动离家出走以致流浪的孩子占了六成。

  至于为何离家出走,省儿保中心救助科谢科长表示,大多是与父母关系不融洽、被忽视、遭受家暴等家庭矛盾,甚至遭受养父性侵。

  据悉,该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有3000余人次求助,男救助对象占七成,女救助对象约占三成。从年龄分布看,年龄13-15岁左右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不过,眼下儿童流浪有低龄化趋势。据该中心对救助对象的统计,以前十岁以下的流浪孩子每年仅十个左右,但今年仅第一季度就有四个。

  析因 棍棒加身 强烈逆反

  记者采访几个流浪儿童后,叶敏勇提醒记者:“孩子说的话有时不能全信,他们有时会用谎话掩饰内心。”

  流浪儿童在一般人眼里是一脏二苦三调皮的印象。叶敏勇则说:“这些孩子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打了个比方:“一般的孩子摔倒会哭,来到我们中心的孩子,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因为在外面流浪越久,就越知道身旁没有人会扶。”

  在儿保中心心理老师丘晓娟看来,流浪的孩子敏感、自卑、自尊心强。据其分析,流浪儿童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问题:如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养方式是专制型或放任型,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导致儿童出现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有些单亲家庭或是重组家庭,对孩子疏于关心,导致孩子无法感受家庭关爱;如一些父母不懂如何与孩子交流,导致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等。

  天悦社工心理咨询师何欢告诉记者,青少年时期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将伴随他的一生。如果孩子在家暴氛围中长大,就会胆小、懦弱,没有自信,行为表现为退缩、犹豫不定或延迟发育,长此以往,甚至会发展成交往障碍。

  建言 尊重孩子 平等沟通

  健康的亲子关系应当如何?天悦社工心理咨询师何欢认为,父亲是面向社会,强调社会功能,培养孩子勇敢、有承担的品质;妈妈则要培养孩子的是爱、是归属、是及时满足。总的来说,父母亲应当更好地去尊重孩子的天赋,性格天然的部分,平等地去做一些教育引导,万万不能采取压倒性方式来教育孩子。此外,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意识。

  已经“受伤”的亲子关系该如何“修复”?何欢建议,“父母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可以参加一些课程或互助小组,对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模式的辅导。孩子也需要进行创伤辅导,年纪小的孩子用艺术治疗法,大一点的孩子用认知法,建议做一些专业、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走出童年阴影。

  省儿保中心则建议有关部门为有需要的父母提供培训及辅导;增加学校社工或社区社工,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家庭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使流浪儿童回家后能持续得到社工服务,协助流浪儿童回归社会,避免再次流浪。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