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一座城的“图腾”:唐山人眼中的“唐山精神”

2016年07月26日 2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唐山7月26日电 题:一座城的“图腾”:唐山人眼中的“唐山精神”

  作者 鲁达 李茜

  7月底的河北省唐山市,空气闷热、潮湿。市中心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前,陆续有人将鲜花轻轻放下。

  “唐山乃冀东一工业重镇,不幸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发生地震……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这是一段刻在纪念碑上的文字,有人透过它读着这个城市的过去,有人在碑文前默默垂泪。

  26日清晨,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主要撰写者、年近七旬的戴连第,和老伴骑着自行车,从市中心赶到很远的唐山遗址纪念公园,看望“刻”在罹难者纪念墙上的家人。前一晚,戴连第还担心,“去晚了,怕买不到鲜花。”

  “不是每年都去,但40周年了,总要去看看的。”40年前,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突然发生,年仅28岁的戴连第和妻子第一反应用身体护住了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一家三口被压在废墟下,戴连第用尽全身力气,靠着双手,才从废墟中奋力爬出,并救出妻儿。

  在去营救母亲的路上,拄着木棍、光脚踩在废墟上的戴连第,尽管心急如焚,却依然一路救出四五个人,才艰难赶到母亲家中。此时,母亲已经脱险,但戴连第的妹妹遇难,母亲责怪戴连第没能早点回家救妹妹。两天后,戴连第的儿子也夭折。

  “抚今追昔,倏忽10年。”1985年,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和文字工作者,戴连第受邀参与撰写纪念碑文。一夜间,戴连第所有感情一触即发,碑文初稿一气呵成。“这篇碑文,不仅是悼念儿子和妹妹的祭文,更是悼念所有在大地震中罹难的唐山‘亲人’。”

  虽然抗震纪念碑距离戴连第的家直线距离仅几百米,但他很少去纪念碑看看。“每重读一次碑文,心头总似承受着一种无声的余震。”

  “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代人对‘唐山精神’的理解也不同。但,唐山人在大地震中‘不等不靠、自救互救’的精神,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顽强的生命力,永远值得书写。”在戴连第家的会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他20多年前写的“天道酬勤”。

  当日,这位已生白发的老人,穿着养女于父亲节送的上衣,“活着,才能有40年来的幸福。”

  “唐山抗震精神,留给人们的思考不仅是40年,还会影响更多代。”戴连第称。

  81岁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摄影师常青,用镜头记录唐山在废墟上站起的40年。40年前,原本立志做风光摄影的常青,因地震,改为纪实摄影。从此,后半生与这个城市共命运。

  “‘唐山精神’就是生活再艰难也不放弃家园。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越发坚毅。”这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背着笨重的摄影包,常常迈着小而紧的步伐,尽力冲到人群前面,履行40年来对这个城市的“承诺”。

  23日,几位唐山地震孤儿与曾照顾他们8年的老师团聚。唐山地震孤儿的代表、“党氏三姐妹”中的党育新正准备迎来第二个宝宝,幸福洋溢在这位母亲的脸上。与大家一起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时,党育新始终笑着回忆过去。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11名“90后”唐山学生,今年用了两个月时间做关于唐山大地震亲历者调研。22岁的张然称,很多同龄人并不了解那次地震,通过跟包括奶奶、母亲在内的大量地震亲历者访谈,他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对家人有了另外一种心疼和敬畏。

  调研结束后,张然专程来到曾经路过无数次,却没能好好看一眼的城市坐标——唐山抗震纪念碑前,用手机记录下这座城市的新貌。“这一次,认真读了一遍纪念碑文。活下来,真好!”(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