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去世老太日记珍藏“母子情”:南京民警八年无私照顾独居老人

2016年07月27日 1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去世老太日记珍藏“母子情”:南京民警八年无私照顾独居老人
    怕老人独居孤单,杨海波在工作之余,还带着老人踏春钓鱼,感情比亲生母子还好。 申冉 摄

  中新网南京7月27日电(记者 申冉 通讯员 宁公宣)“杨海波今天来看我,其实他很忙。那一行(指警察)只要有事就要立马到岗……只要我好好的,经不经常来看我并不重要,只要他身体好,工作顺利,生活快乐幸福我就高兴。当然,若能经常来玩玩,说说话,哪怕是谈谈家常,我也特别高兴,再说,隔几天不来,我也很想他。”

  2015年7月26日23时30分,一位名叫束静的76岁老人因病去世。老人生前留下了四本日记,其中三本日记中频繁地出现一个名字:“杨海波”。这位让老人挂怀又关心的“杨海波”,却是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八年来贴心照顾的“警察干儿子”,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阅江楼派出所治安民警杨海波。

  杨海波今年57岁,1999年从部队转业,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开始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做过3个月的片儿警,7个月的刑警,剩下的从警生涯都是担任治安民警。”工作中,他揽下了一桩桩“闲事”,也结下了一段段缘分。

南京民警杨海波和老人八年来的“母子情”,点点滴滴都被老太太记在了日记里,情深意切,令人动容。 申冉 摄
南京民警杨海波和老人八年来的“母子情”,点点滴滴都被老太太记在了日记里,情深意切,令人动容。 申冉 摄

  2007年9月7日,星期五

  “今天杨警官凌晨3点帮我找到了租客,拿回了租金,困扰了我大半年的事情总算办好了。杨警官为这事跑前跑后,特别尽心,特别让我感动。巧的是杨警官居然也叫海波,竟和我的女儿同名,真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杨海波和束静的初识,缘于一场租赁纠纷。经此事之后,束静对杨警官的信任和好感油然而生。

  此后,老人被女儿接去昆明小住,临走之前,她把南京两处房子的钥匙都交给了杨海波,委托杨海波全权处理租房事宜。

  老太太在昆明一住就是大半年,这期间每周都会和杨海波通电话。“老人家有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还是老太太的先生生前种下的,所以老太太很在意。我每个礼拜都会去看看,浇水,晒太阳。给老太太报个平安。”杨海波告诉记者。

  就在每周的电话往来中,杨海波了解到老太太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叫朱海波,长期在外地工作。老人的丈夫2000年去世之后,除了一帮老年大学的同学,老太太几乎没有什么圈子,很孤独。杨海波开始有意识地关心这位独居老人的生活。

  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二

  “杨海波今天来看我,其实他很忙。那一行(指警察)只要有事就要立马到岗,遇有特殊任务,根本说不上上下班的规定,叫做随叫随到,很多时候是军事化行动。只要我好好的,经不经常来看我并不重要,只要他身体好,工作顺利,生活快乐幸福我就高兴。当然,若能经常来玩玩,说说话,哪怕是谈谈家常,我也特别高兴,再说,隔几天不来,我也很想他。”

57岁的杨海波,当了十多年的片区治安民警,在一桩桩小事中,与周围居民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和缘分。 申冉 摄
57岁的杨海波,当了十多年的片区治安民警,在一桩桩小事中,与周围居民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和缘分。 申冉 摄

  认识束静后的两年多时间,杨海波有空总是会去看看老人家。

  在老人的日记里,杨海波有时帮她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院子里十几盆花草一年春冬两次都要搬进搬出,5、60斤重的花盆,他足足搬了8年;有时修修补补,漏水的马桶修了三次,用了几十年的空调、冰箱、热水器都是杨海波用房租钱置换了新的;有时听杨海波聊自己钓鱼的乐事,老太太怀念老头在的时候也会陪着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以后,杨海波的钓友们发现他多了一个“跟班”;春暖花开的时候,杨海波还会带老太太去郊外踏青,金牛湖畔、江宁谷里薰衣草园里,都留下了这对“母子”的身影;有时什么也不做,杨海波就过来和老太太唠唠出警的趣事或者微信里好玩的段子解闷……

  从束静日记里的字里行间,很难相信这是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2011年初,束静被确证为胃癌,在她生病的4年间,杨海波的不离不弃更加让人唏嘘不已。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端午节快到了,杨海波今天特别为我买了两只老鳖,还有鸭蛋,粽子等等。还亲自做了老鳖汤,这样的儿子哪里找,就是亲生的又怎么样,不是亲生似亲生,我深有感触,此时此刻,我感动,更是幸福。”

  2010年年底老太太胃不舒服,在杨海波的陪伴下,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杨海波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了在外地生活的老太太女儿朱海波。

  朱海波早已把杨海波当成自己真正的“大哥”,“在母亲第一次动手术之后,多亏了杨海波的忙前忙后,让我没有那么无助。”

  只要不值班,杨海波每天都去医院看望老人。束静生前的护工至今都记得,只要一说警官来了,老太太立刻就来了精神。

  束静家的院子里有三棵香椿树,是杨海波为她种下的。“妈妈生病后胃口不好,就爱吃香椿头炒鸡蛋。大哥知道了就到处打听哪里有香椿苗卖,最后从别人家的院子里移栽了三棵过来,妈妈想吃了随时都可以吃上了。”朱海波感慨地说道,“这份心,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啊!”

  2014年1月30日,星期二

  “今天是大年三十晚,杨海波陪我一起过年,感觉很幸福。虽然只是简单几个菜,但很香、很快乐。一起贴对联、做菜、看电视,过年的气氛显得十分浓,作为我很满足,心情也特好。”

  2014年的春节,杨海波带着妻女来给老太太拜年,在家烧了一桌菜,随意聊聊家常,去江边散散步,老太太格外地满足。

  2014年7月束静癌症复发。在与病魔抗争长达一年之后,弥留之际,她把杨海波和女儿叫到床边,一手拉着一个,虚弱地对女儿说:“大海波这些年对我很好,你要多照顾他,把他当亲哥哥一样,你也没有哥哥,没有兄弟姐妹,有什么事多跟大哥商量。”

  2015年7月26日23时30分,束静与世长辞。束静的后事都是杨海波一手操办的,那段时间杨海波也瘦了一圈。

  杨海波告诉记者,老太太生前喜欢叫自己大海波,叫女儿小海波,“我的微信昵称叫:大海扬波,就是为了老太太改的,当作一个纪念。”

  直到2016年5月母亲节,朱海波在家整理母亲遗物,整理出了许多日记本,才发现从2007年的日记中第一次提到杨海波开始,四大本日记,接近八年的时间里,束静详细记录了杨海波与自己的点点滴滴,竟有60多次提到杨海波警官的名字。

  “我一直知道杨海波做了很多事,但是不知道这么多,这么细。”朱海波在看母亲的日记时,忍不住哭了,“我把写到杨海波的段落都用红笔一点点划出来,一边划一边哭。8年啊!他们之间的感情甚至超过了我这个亲生女儿,大哥给予我妈妈这么多的照顾和关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朱海波把这段故事反映给杨海波工作的南京鼓楼公安分局时,杨海波的同事、南京阅江楼派出所教导员尹剑感慨道:“杨海波是分管治安的,不是社区民警,老太太也不是他辖区的居民,可以说他为老太太做的一切都是份外事。”

  可杨海波笑着说,也算是份内事,人民警察为民服务,不都是应该的嘛。

  “我没想过那么多,和老太太之间是缘分,也是情分。没想到老太太把这一切都记在日记里了,看着日记,好像老太太还活着。”杨海波告诉记者,今年的7月26日是老人1周年忌日了,自己和朱海波约了一起去给老人家上坟,“跟老太太说说话,就像她活着的时候一样……”(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