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98岁老友坐轮椅送别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

2016年08月14日 15:3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今天清晨5点多,北京医院大告别厅门前陆续有人来排队。7点,这里已经有数百人。他们都是来送别北京医院名誉院长、著名外科专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吴蔚然的。8月8日,吴蔚然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恳请医院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再用创伤性治疗拖延无意义的生命。

  他离开这天,北京的天空一片蔚蓝,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遥远的天国中,老伴等着他;同样是杰出医学家的三位兄弟等着他。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曾这样评价他:吴蔚然同志从医数十年如一日,医德医术有口皆碑,一贯勤恳严谨,乐于奉献,坚持以病人第一,事业第一,党的利益第一。

  蹒跚而来看吴老最后一眼

  早上7时30分,告别厅的大门缓缓打开。在“沉痛悼念吴蔚然同志”的横幅下,吴老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党旗。送别的人群中,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老者,他叫赵景心,98岁,是吴老在燕京大学期间的校友。得知老友辞世,老人一早专程赶到北京医院,送老友最后一程。曾昭耆曾老今年已经88岁,他曾经担任过贺龙元帅的保健医生,也是吴老的好朋友。早上不到7点,曾老就赶到了北京医院,在门口排队近一个小时,就为了送老友最后一程。90岁的陈美传专门来到北京医院送别吴老。陈美传曾经是北京医院的一名儿科专家,后来调到友谊医院工作。她故去的老伴王福权是吴老的同事。“1979年,老伴第一次胃癌手术时,就是吴老主刀。”90岁的陈老对当年的事情还记得很清楚。“2006年,我的老伴病重了,吴老还专门送来了他夫人做的点心。”

  病人心里的仁爱医生

  北京医院很多大夫都知道吴蔚然常常提到的,“病人”二字是由“病”和“人”组成,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看病人只看到病和只看到人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对病人的治疗。由于他常常能在治病过程中为病人创造一个轻松和自信的气氛,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到他这里,也就迎刃而解。他的病人名单中包括毛主席,主席很不愿意让医疗占用他宝贵的时间。有一次,毛主席的身体上长了一个脓肿,需要手术。吴蔚然见到主席后,指着脓肿部位对主席说:“主席,这个问题已经表面化了,该解决了。”主席听后笑着说:“你这个人很会讲话嘛,让人一听就懂。好,听你的,就解决吧。”李先念同志曾经夸奖吴蔚然讲话的艺术性:“找吴蔚然看病,还学到不少东西呢。”1991年,一位大学老师住进了北京某医院。病人久闻吴蔚然大名,手术前夕,通过家属表达希望请他亲自主刀的心愿。吴老一口答应下来,可他却没考虑当时他的左腿已经出现了炎症,疼痛肿胀。手术那天,他早上8点进手术室,晚上6点出手术室,拖着一条病腿站了整整10个小时。当时,他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手术做完后,吴老已经不会挪步了,是工作人员将他扶出手术室。病人的家属流着眼泪对他说:“吴教授,早知道您的腿不好,就不打扰您了,这样多过意不去呀。”吴老却说:“不要紧,不要紧的,休息一个晚上就好了。”

  同事眼中的真正好人

  所有接触过吴老的同事及患者,都觉得他特别好接近,特别可亲。北京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吴国举曾经拿着一篇13页纸的论文向吴教授请教。“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吴老就一笔笔给我改论文。”吴国举说,“吴院长修改过的论文,大到中心内容,小到标点符号,都留下了改动的笔迹,平均每页纸上都有20多处吴教授的手迹。”吴老的论文改好后,吴国举拿着论文到打印室去打印,刚好旁边有几位医生,他们立刻断定,这一定是请吴蔚然教授看过的,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笔迹和风格。

  北京医院的司机们都愿意给吴老出车,因为吴老对司机不仅是关心,甚至可以说是体贴入微。每次在院外会诊或开会,碰上有可能误餐时,吴老总会把一个在家里准备好的、菜肴丰盛的小饭盒递给司机师傅。司机赵德宽给吴老开了20年车,他称呼吴老为“老爷爷”,吴老有时称呼他为“赵师傅”,有时叫他“德宽”。8年前,赵师傅的父亲得了脑血管病,得到消息后,吴老对赵师傅说,你赶快去照顾你父亲吧,我自己打车回去。“他那时已经是88岁的老人了。”赵师傅还记得,吴老的老伴经常给他们做咖喱饭,“味道很正。”

  吴老的外科手术经验十分丰富,并有他的独到之处。他对技术从不保守,并热心培养年轻一代。许多随吴老做过手术的年轻大夫都说,和吴教授一起做手术,心里明明白白的,每做一次手术都有新的收获。他总是边做边讲,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青年大夫还反映,从吴教授那儿学到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还学到了他严谨的医疗作风和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崇高医德。

  吴老的孩子们在告别词中写道:“今天,您带着一生的尊严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们为有这样的爸爸骄傲。我们想告诉您,我们的一生,以及您身边许许多多人的一生,都因为曾经有您而更加美好。爸爸再见!”

  吴老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 贾晓宏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