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19名非洲学员四川“取经”学竹编 冀造福本国民众

2016年08月25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眉山8月25日电 题:19名非洲学员四川“取经”学竹编 冀造福本国民众

  作者 徐杨祎 王鹏

  “回到加纳后,我会把在这里学到的竹编技艺教给身边的人。”55岁的道格拉斯告诉记者,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很紧张,不够用。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青神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竹资源非常丰富。农家房前屋后,沟边山坡遍布竹子。走在村间公路上,目之所及,多被竹子覆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近1000年前,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苏东坡写出了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苏东坡在年轻时期,曾在青神县中岩书院读书。或许就是在青神县漫山遍野的竹林中,他发出了“无竹使人俗”的感慨。

  酷暑8月,位于青神县的中国竹艺城内,竹林苍翠,不时传来鸟叫虫鸣。69岁的竹编大师陈云华,迎来了一批与众不同的学员。他们全部来自加纳共和国,大多数是加纳国内企业的负责人,将在这里度过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竹编技艺。

  来到竹编培训室,记者看到,19位加纳学员,分成四组学习编织小竹篓。跟两周前刚来时的生疏相比,此时他们的动作熟练了许多。几位竹编老师不时指点他们编织时的注意事项。

  为何要万里迢迢,从西非来到中国四川学习竹编技艺?道格拉斯说,在加纳,竹制品和藤制品很常见,竹制家具也有着广泛的市场。“但是,我们的质量不够好,做得很粗糙。”道格拉斯表示,正因如此,他们希望在中国学到更精致的竹编技艺,带回国内。

  谈及学习编织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道格拉斯表示,由于自己之前从未接触过平面编织,因此一开始有点困难。“但是老师们教得非常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我现在觉得越来越好了。”道格拉斯如是说。

  每天教授学员的陈云华,对这群特殊的学员也有自己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学员们刚来到竹艺城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几天之后,看到自己经过培训,编织出的精美竹制品,热情高涨。

  “现在他们中午也不休息了。”陈云华说,每天学习编织的时间达到十多个小时。“有些学员,晚上也会加班练习。”

  学员们每周学习结束,都会写下自己的收获,相互分享。加纳学员团长沙尔巴赫写道,“我决定回到加纳后,组织省县部培训班,把在这里学到的技术教给他们”。

  “大开眼界”、“感谢”、“激励”……在学员们的心得体会中,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这群从加纳来中国“取经”的外国学员,努力学习,以期回国造福本国人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