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探访“蹒跚学步”的中国最“小”乡

2016年10月28日 10: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通讯:探访“蹒跚学步”的中国最“小”乡
    10月25日拍摄的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西藏山南市玉麦乡。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中新社西藏山南10月28日电 题:探访“蹒跚学步”的中国最“小”乡

  作者 杨程晨 曾嘉

  雪窖冰天,记者乘坐的越野车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崎岖山道蜿蜒而下。行至山谷,雪线不再,南来的暖湿气流将山脚从白变绿,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西藏山南市玉麦乡就位于这片原始森林的最深处。

  抵达这个几乎“与世隔绝”之地,要从拉萨向南行驶400公里到达玉麦乡所在的山南市隆子县,从县城到乡里还有近200公里的泥泞山路。乡党支部书记达瓦告诉记者,玉麦乡境域面积1976平方公里,下辖一个村,共有9户居民32口人。

  河滩上,十几栋房屋相距不过百米,各家牦牛、马匹往来自如。中午时分,村尾一户人家准备从卡车上卸货,一声吆喝,“全”乡邻里都来到屋前搭手。

  此乡为中国最“小”,交通不便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印边境地区。达瓦说,西藏和平解放前有20户人家在这里生活,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只剩下一户;1996年起,周边村庄相继有3户居民迁入玉麦,到今天这里的人口已达到过去30年来的“最大规模”。

  玉麦偏安一隅、地广人稀,但与之相对应的却不是想象中的贫瘠、落后。

  第一户迁入的次仁措姆夫妇已年过花甲,子女也都在此安了家。2012年,乡里给每家房屋修葺一新,洗衣机、液晶电视、双开门冰箱在她的二层小楼里格外显眼。去年,乡里的外来游客变多,次仁措姆“跟风”开起了家庭旅馆。

  达瓦说,加上牧业收入和各类政府补贴,乡里去年的人均收入突破了26000元(人民币,下同),在隆子县属于富裕乡。

  2005年,玉麦建起了移动卫星基站;2009年,新建水电站投入使用;几年前,村里通了光缆,如今每户家庭旅馆都装上了无线网络。另据介绍,玉麦通向外界的公路将会重修,两年后完工。

  看到即将实施的修路计划,次仁措姆的儿子次仁曲杰今年花26万元购入大货车,除了正在经营的副食商店和家庭旅馆,他打算趁着公路开工跑货运,“车的成本一年之内就能收回来”。

  再过一个多月,玉麦将进入封山期,大雪覆盖之下,喜马拉雅山南麓将变成一片白雪皑皑。

  “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半年的封山期,我可能就出诊十几次,大多就处理一些感冒的病症。”27岁的卫生站医生仁增多吉两年前从隆子县来到玉麦,“由于设备、药物有限,遇到大病,也只能将病人送到外面治疗。与外界交通不便是在玉麦工作最大的困难。”

  也正因此,目前长期生活在玉麦的村民只有20多人。“其中有6位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达瓦指出,不在乡里的大多是年轻人,乡里有四个大学生,两个在拉萨,还有两个在其它城市,他们应该不会再回到乡里了。

  “就算不要‘中国人口最少乡’这个头衔,也要增加玉麦人口、劳力,戍守边境。”达瓦认为。随着公路的修通,玉麦计划再迁入12户居民,将乡里人口扩大到300人。

  一年前,玉麦迎来第32个生命。村头,这个稚童正在妈妈的搀扶下踩着碎石,蹒跚学步。(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