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治理闯红灯板子不该光打行人 交通设施是否合理?

2017年04月26日 07:45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 

  城市机动车道路越修越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治理闯红灯一味将矛头对准行人,有失公允

  大约一周前安装在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大道与奥园东路交会路口东北角、专治行人闯红灯的6台闸机,近日已被悄悄拆走。这套绿灯一亮闸门才开启、安装有抓拍行人过马路摄像头和电子显示屏等设备的神器,造价达三四十万元,如同安装之初曾引发网友热议那样,亮相仅一周便悄然“下架”的结果同样引发了众多关注(4月24日《楚天都市报》)。

  行人闯红灯是久治不愈的顽疾。为了治理这一乱象,各地各部门可谓绞尽脑汁,除了宣传教育、路口值守、违章罚款等常规措施,还动用了包括武汉专治行人闯红灯闸机等手段在内的人脸识别、屏幕曝光、抄告单位等杀手锏,就差没有将闯红灯者列入失信名单了。但治理了这么些年,中国式过马路在许多地方未见绝迹。

  应该承认,行人的交通安全和文明意识不高,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重要原因。但一味将矛头对准行人,将其视作谴责与管理、教育的对象,也有失公允。近年来,随着各地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不少城市在进行道路改造时,机动车道越修越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有的干脆合二为一;在路口红绿灯时长与间隔时间的设置上,也“偏心”于汽车,比如为汽车设置了绿波速度,但行人过马路却红灯时间太长、绿灯时间太短,且常被右转弯车辆阻断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相关部门对闯红灯的行人管理再严格,效果也可能打折扣。这次武汉专治行人闯红灯的神器之所以“铩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种所谓的“技术手段”,仍侧重于从管理上打主意、没有在服务上下工夫的缘故。

  因此,我们不妨反过来追问:城市的交通设施是否科学合理?行人路权是否得到足够尊重?交通和道路等部门的管理水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和做法?这些,不也是导致行人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的因素吗?二三十年前,不少城市曾经整治过市民不排队争先恐后挤公交车的不文明现象,必要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固然必不可少,但增加公交车的班次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样,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斑马线、红绿灯等道路与交通设施的规划与设置,尽可能符合人们习惯与意愿,并且在设置上科学合理,治理行人闯红灯的效果或许会大不一样。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带,经过科学论证建起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以后,行人闯红灯过马路的现象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当然,目前一些城市的道路与交通设施存在缺陷,服务方面存在短板,并不是行人乱穿马路的理由。毕竟,红灯停、绿灯行不仅事关文明,更事关法律法规与人身安全,违反的话,不但是不文明、不守法,还可能酿出祸端。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