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退休女教师讲述:姥姥和阿帕两家三代人的深深亲缘

2017年04月30日 1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30日电 (迪娜)当记者问起新疆维吾尔族退休教师娜佳“你家结对子了吗?”娜佳毫不迟疑地回答到:“在我幼小的时候,我这个维吾尔族家庭和姥姥这个汉族家庭早就结下了胜似血缘的深深亲缘。那是一段就如大家形容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已经植根于骨子里的亲缘。”

  娜佳的“阿帕”(维吾尔语里称呼妈妈为“阿帕”)和邻居姥姥(随儿女从山东来新疆支边的邻家长辈)两家三代人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做邻居20余载。当时两家相处和睦亲近的就像一家人,在院里“姥姥家”和“阿帕家”也因此成为大家对这两家人的特殊称谓。

  娜佳说告诉记者:“虽然后来因父母工作的变迁没能再继续为邻,然而至今,任何因素也没能阻断姥姥和阿帕两家的往来与亲缘,就算是在近年里老人们一个个相继离世后,作为第三代的我们也一直在延续着两家的亲缘,我们还将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并将一代代延续。”

  据娜佳回忆,当年的姥姥和阿帕这两家人是住在单位家属院里,是隔壁邻居,虽然因民族的不同习俗,但两家的孩子们打小是在相互叫着“姥姥”和“阿帕”声中长大。两家人一同经历过那甘苦的岁月,经历过家里缺粮断油时相互送来的一盆面粉和一碗油的温暖;经历过春节一起包饺子、同吃一锅饭和一起放鞭炮的喜悦;古尔邦节两家会一起炸馓子相互拜年。

  “姥姥家会收到从老家山东烟台寄来的地瓜干和咸鱼,姥姥总会第一时间拿来与我们分享,还有我的阿帕每次都会将刚烤熟的、热腾腾的馕,让我送给姥姥家趁热品尝。”回忆起这些往事,娜佳脸上洋溢着幸福感。

  据娜佳回忆,姥姥和阿帕两家孩子还会偷偷地用馕换发糕,大家吃的津津有味;还会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一起做功课,傍晚的时候一起玩捉着迷藏,或者围坐在一起,在月光下听姥姥用浓浓的山东乡音给她们讲《聊斋》故事。

  娜佳说,那些光景仿佛历历在目,这种植根的亲缘谁能不说是一家亲呢?

  姥姥和阿帕的孩子们也是相互帮助的。“当年我们两家姊妹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念书,当年图书紧缺,借到一本好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当姥姥的孙子们有好书绝不会落下我,我们一起遨游书海。记得有次在姥姥家看书到很晚,当我第二天醒来的时发现躺在床上盖着温暖的被子,原来是我的阿帕叫我回家睡觉,怎么也弄不醒我,姥姥就抱我上床留宿她家,至今想起心里都是暖暖的。”

  娜佳说:“也许是因为姥姥的缘故,山东烟台也会让我超有亲切感,就是这温暖祥和的邻里氛围伴随这两家的孩子长大,永生难忘。”缘分早已让这两个不同民族的家庭结下了深厚的亲情。当两家孩子都长大成人各奔前程后,至今都会彼此时常挂念。逢年过节,两家人都会彼此送上祝福。

  2000年初,姥姥高寿90岁时辞世,娜佳的阿帕为失去一个汉族妈妈而流泪多日。近几年,阿帕也步入晚年且身体多病,每次过春节都会念叨姥姥的好。

  娜佳老师说:“后来也是因为姥姥的缘故,我专程去山东烟台,浓浓的乡音更加让我怀念姥姥的亲切。”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