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大理贫困村:互联网时代的乡街喜忧

2017年05月05日 1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云南大理贫困村:互联网时代的乡街喜忧
    图为村民在乡街购买水果。 张丹 摄

  中新网大理5月5日电 (记者 张丹)5日是萂村每逢周五赶街的日子,中新网记者走访发现,除传统农副产品外,与互联网科技相关的电子产品和服务十分走俏,而服装鞋帽等却鲜有问津。

图为小杨生意不佳,用手机看剧。 张丹 摄
图为小杨生意不佳,用手机看剧。 张丹 摄

  萂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大营镇,海拔1600多米,位于横断山脉边缘。由于交通不便、地少天干,这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成为了镇上唯一的贫困村。

  红色遮雨棚搭起的乡街在路两旁绵延近两公里。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售卖的商品从蔬菜水果、副食调料、农耕用具、日用百货到电子产品一应俱全。

  赵东来自与萂村相邻的鸡足山镇,做赶街的生意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他做的是冲洗手机照片,摊位前的客人络绎不绝。“去年花了近七千块买了电脑和这套打印设备。”赵东说,他肯“花血本”的原因是看准了互联网带来的新商机。

图为售卖白族扎染的摊位。 张丹 摄
图为售卖白族扎染的摊位。 张丹 摄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快实现农村4G全覆盖,打通农村信息通信最后一公里。2016年,萂村实现4G全覆盖,智能手机使用率也大幅提升。

  “大家现在都用手机拍照,但是村里没有冲印的地方,问了一些朋友的需求后,我觉得这行可行。”事实证明了赵东的判断,他在邻近的四个村子轮流赶街,每天基本能收入200元左右。而他曾经经营的红火一时的DVD生意,却随着互联网娱乐方式在农村的普及而衰落。

  与赵东事业的蒸蒸日上相比,来自湖北的小杨对生意则有些心不在焉,坐在摊位前用手机看起了热播剧。“半天的时间,没来过一个客人。”几年前小杨从湖北投靠在萂村做建筑的弟弟,干起了赶街的活计,售卖年轻女性服装。“前几年生意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都流行网购,我最近也是想清清货转行了。”

图为手机照片冲洗受到村民青睐。 张丹 摄
图为手机照片冲洗受到村民青睐。 张丹 摄

  农村网购能力越来越强,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2504.3亿元,同比增长36.6%。

  “我们年轻人一般不去赶街,最多买点吃的。”24岁的张琳穿着时下流行的小白鞋、烟管裤,化着精致的妆容,“这些都是网购的,街子上买不到,或者卖得贵。”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民不只在线上购买,许多农户开始在网上销售优质农产品。“萂村刚刚开始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我们已经把村里特产的阳光玫瑰葡萄和七彩洋芋统一包装,马上就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萂村村委会委员李品超说。

图为乡街上售卖互联网娱乐产品的摊位。 张丹 摄
图为乡街上售卖互联网娱乐产品的摊位。 张丹 摄

  走在萂村的乡街上,看到的多是身着白族或傈僳族传统服饰的中老年人。65岁的傈僳族谷大妈背着竹筐步行40多分钟山路来赶街,就只买了些蔬菜,“我主要是来逛逛。”(完)

【编辑:殷伟豪】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