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带一路”论坛的志愿者故事:传播倡议的“小使者”

2017年05月13日 16:13 来源:新华社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王晓洁 李江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前夕,24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已经陆续上岗。无论在机场、酒店还是会议室,都可以看到这些年轻人青春洋溢的笑脸和穿梭忙碌的身影。他们讲着流利的外语,服务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记者从组织志愿者工作的共青团北京市委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都是90后,他们从1万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都有过服务大型活动的经历。别看他们年轻,可是各个有“绝活儿”。有些志愿者曾留学“一带一路”国家,有些则掌握多国语言。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与才华,向外国来宾展示着青春中国的风采。

  “外语狂人”刘晨:“用我所学,尽我所能,爱我所爱”

  北京大学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晨在此次峰会中担任小语种组的志愿者。不过,除了俄语,英语、韩语和立陶宛语也都是她的“菜”。

  “我对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而外语恰恰为我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刘晨说,她曾分别赴立陶宛和俄罗斯留学。由于迷上了韩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金妍儿,她又开始学习韩语。

  不同的语言带领刘晨领略不同的风景。在立陶宛,她感叹“竟然有像童话般静谧美丽的国家”;在俄罗斯的小城坦波夫,她惊讶于当地人极高的环保意识,“连试卷都循环使用”。最让她难忘的,则是去年赴巴西里约奥运会做志愿者的经历。

  在刘晨读本科时,因毕业季错过了参与索契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机会。于是,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关注里约奥运会的招募信息,于2014年暑假就向里约奥组委提交了参与志愿服务的申请。经过选拔,她幸运地成为了语言服务组的志愿者,赴里约为俄罗斯女子手球队提供英俄翻译服务。

  刚到里约,刘晨非常担心安全问题,但奥运会开幕前的一件小事儿,成为转折点。赛前培训的一个晚上,会议结束时已近凌晨,培训班上一位60多岁的巴西爷爷出于安全考虑,坚持送她回家,让她十分感动。更幸运的是,在路上正好遇到奥运火炬传递,第二天火炬就要进入举行开幕式的足球场。那一刻,望着奥运圣火和街边载歌载舞的巴西人,她感到无比幸福。

  刘晨说,自己热爱外语,在发展兴趣的同时,也能“用我所学,尽我所能,爱我所爱”。

  “闲不住”的蒋爽:“享受跨文化交流的每一天”

  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四年级阿拉伯语专业的蒋爽,负责此次会议的翻译工作。她从小就憧憬能参加各种外事活动。今年7月她即将毕业,从事的工作是外事交流。

  “小时候跟爷爷一起看新闻联播,爷爷告诉我翻译工作不错,可以见世面。我就潜移默化地受影响,感觉学外语是很酷的事情。”蒋爽说。

  蒋爽自称“闲不下来”,学习阿拉伯语后,业余时间除了健身,就是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担任阿拉伯语翻译的志愿者——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亚投行年会、京港洽谈会……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她的语言能力,还开阔眼界。

  “成为志愿者,与各个国家的人充分交流,是非常享受的事情,也让我提前了解到自己今后的工作状态。”蒋爽说。

  去年,蒋爽赴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留学一学期。她惊喜地发现,即便在埃及的小城市,都有中国品牌手机的专卖店,还有经营中国商品的小超市。街上来来往往的埃及人非常热情,会用友好而惊奇的眼神打量她,给她拍照。

  “埃及人很友好,我问路的时候,所有指路的人都会亲自带我到我想去的地方。同学生病的时候,老师嘘寒问暖,经常来探望。”蒋爽回忆说。

  “对小语种人才来说,‘一带一路’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她明显感到,近年来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今年,她所就读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增设了塞尔维亚语、捷克语等小语种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小语种。

  此次高峰论坛她负责巴基斯坦嘉宾的机场迎接,帮助他们入住酒店,并且到会议现场提供翻译支持。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能够服务这样的大型会议,我感到非常幸运,很珍惜这次机会。”蒋爽说。

  波斯文化“粉丝”沈黎明:“每个人都是传播‘一带一路’的使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三年级本科生沈黎明,学习的是波斯语专业,是医疗组志愿者。

  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小语种时,沈黎明凭着对中东文化的喜爱,选择了波斯语专业。他的志愿者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去年在伊朗留学期间,曾为访伊的中国官员提供语言翻译服务。

  “很多中国人都觉得伊朗很陌生。其实伊朗是藏红花生产大国,中国也有来自伊朗的藏红花。”沈黎明说。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伊之间的交流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沈黎明的家乡浙江,去年刚刚开通了义乌到德黑兰的中东火车运输班列。大批的中国小商品沿着铁路运往伊朗。

  “有人可能认为‘一带一路’距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和中国人的就业等密切相关。希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可以让伊朗人民和中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相信两国都会因此而更加繁荣。”沈黎明说。

  沈黎明今后想从事外交工作。在他看来,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经历也是“外交”,因为,每个与会的志愿者都是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使者。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