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忻州监狱设老病残犯监区 服刑人员互相帮助如亲人

2017年05月16日 14:14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有高位截瘫的,有半身不遂的,有精神异常的,有智力低下的……在忻州监狱七监区,100多名服刑人员入监就带着各种病残,因此这里被称为老病残犯监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病残犯监区,民警给予服刑人员亲人般照顾,服刑人员之间互相传递着亲人般的温暖,宛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5月15日,本报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监区。

  患高位截瘫的王某

  “等我好了,第一件事就是跪谢民警和同犯”

  王某,当年因盗窃电缆入狱。他掉进一眼枯井造成高位截瘫,妻子又因车祸离开了人世,92岁高龄的老母亲自顾不暇,12岁的儿子只能托付给哥哥姐姐照看。

  在监狱服刑时,王某由于憋不住尿,经常尿湿裤子,身边的同犯不嫌弃,每天帮他换洗衣裤。鉴于王某的特殊情况,监区民警每天都要过来询问他的身体情况,还要跟他聊天,鼓励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大家又整合了他原来破旧的轮椅和同犯捐的轮椅,从而解决了他坐轮椅出行的问题。有一次,王某因拉肚子住进监内医院,监区派服刑人员日夜陪护,民警还买来水果和补品给他吃。

  在监舍内,坐在轮椅上的王某流着热泪表达了对民警和身边同犯的感激之情,“我腰折了不能跪,等我有一天好了,第一件事就是跪谢帮助过我的民警和一起服刑的同犯。”

  负责照顾狱友的郭某

  “让他学会自理,出狱后能自己照顾自己”

  服刑人员郭某原来是社会上为霸一方的“大混混”,长年以打架为生,以欺压他人为荣。入狱后,郭某仍然多次因殴打同犯被关禁闭和扣分。在民警的耐心教育和监区良好氛围的感染下,郭某由打人者变为帮人者,主动承担起对高位截瘫病人吴某的生活照料任务。他每天给吴某洗衣打饭拆洗被褥,每个星期都要搀扶吴某洗澡,成为一名改造积极分子。郭某说:“吴某光棍一条,回去生活是个问题,我就是想把他照顾好,让他学会生活自理,出狱后能自己照顾自己,这样我才放心。”

  从受助者变为帮人者的马某

  “在外边没觉得对不起谁,在这里总觉得欠很多”

  服刑人员马某同样发自肺腑的表达感恩,他说:“是忻州监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是民警和服刑人员帮助我重新站了起来。”

  马某原来是一名村委会主任,在开车回村处理纠纷途中出了事故,撞死两人,被判刑4年。刚入狱时,他坐着轮椅,全靠他人帮助,晚上睡觉连身也翻不了。同时,他还不认罪,总认为自己出事是为了工作。民警针对他的问题做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谈话教育,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渐渐地,他振作了起来,主动配合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终于摆脱了轮椅,重新恢复了健康。

  在监区开展“规范行为、热爱集体、互助友善”活动中,马某从一名受助者转为帮人者。他把自己的轮椅送给同犯,并竭力帮助其他病犯。他说,“我在外边的时候没觉得对不起谁,但在监狱反倒觉得欠别人很多,我要感恩这里的民警,感恩帮助过我的每一名同犯,我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监区开展模范小组创建活动 服刑人员找到自信和价值

  忻州监狱七监区收监的是一群老病残犯。七监区监区长郭轶峰说:“我2016年上任时,第一次走进监舍区,一股异味扑鼻而来。也难怪,这么多病号聚集在一起,卫生肯定是个大问题。”

  经过一番调研,郭轶峰决定在全监区开展模范小组创建活动,并对全体民警和服刑人员说:“我们这个老病残监区不是残疾监区,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心呵护集体的荣誉。老年犯不能倚老卖老,身体相对好的青年犯不能侮辱、欺压重残犯和病犯。大家要挺起腰杆,自尊自爱,互帮互助,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

  于是,一场互助互爱的大爱行动拉开大幕,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故事真情上演。

  如何唤醒服刑人员内心的爱意呢?七监区要求大家必须背诵规范条文,从而进行规范管理。全体监区民警带头熟背熟记,指导和带动全体服刑人员背诵。对于文盲服刑人员,全部承包到人,在同犯帮助下,一句一句地背,日积月累,全体服刑人员全部能够熟背下来。与此同时,监区民警又指导服刑人员运用规范,大家都能熟背会用。

  针对100多名服刑人员每天坐着,身体得不到调节的实际情况,七监区选出身体相对好的服刑人员参加劳动改造,监区服刑人员的身体状况整体得到改善,再没出现以前每天30多名服刑人员集体上监内医院看病的现象。

  同时,七监区通过队列、歌唱、体操比赛等活动,让服刑人员找到了久违的集体荣誉感,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价值。在这样不断的奋发中,监区的服刑人员逐渐有了“心气儿”,他们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老弱病残。在改造中他们相互帮助,播洒爱心,每个人都能得到民警和同犯亲人般的照顾,这也激励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热情。

  本报记者 李莉 通讯员 郭弘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