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关停一个学而思有用吗?

2017年05月19日 19:04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责成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对所在区域“学而思”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整治的消息,再次激起了人们对中小学课外培训又爱又恨的神经。

国是直通车 储倩 制
国是直通车 储倩 制

  就是这家中国教育培训机构龙头企业在去年底杭州培训点“一位难求”被曝光之后遭遇的又一次“公关危机”。那次,有同行质疑是“饥饿营销”,也有家长“见怪不怪”;这次,有人怀疑是遭遇“同行举报”,也有人认为是“未伤根本”。

  关停一家学而思,

  能否缓解教育忧虑?

  整改不意味着关停,关停一家学而思,是不是就能解决整个中国教育的焦虑?

  这样的场景经常见到:家有小学生的家长放学在学校门口接孩子聊天时,见面不到三分钟,都会问几个问题:“上辅导班了吗?”“上了几个?”“在哪上?”“老师怎么样?”“怎么才能报得上?”至于多少钱一节课、一年多少钱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让人误以为上这些辅导班“不费钱”。

  去年底中国教育学会与艾瑞咨询机构发布的《2016年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参与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辅导机构教师规模达700万到850万人。

  近几年,中国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稳定在1.8亿至2亿人左右,也就是说有约70%的中小学生都在上辅导班。平均每个学生一年花在辅导班上的钱近6000元。

  如果按照老少边穷地区上培训班几率小一些估算,大中城市的学生上辅导班的比例还要更高。而这些也构成了课外辅导行业规模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

  尽管体量巨大,但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中还未出现任何一家机构占市场份额超过1%,体现了这一行业的碎片化特征。也就是说除了学而思,还有其他培训机构,每个城市的家长都能列举心目中当地排名一二三的培训机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就是这不到1%的市场份额把学而思的母公司“好未来”送到美国上市,且股票一路看涨,背后是投资者对庞大的中国市场的看好。

  赢了K12,是否就有好未来?

  小学初中学了奥数,不一定高中就能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奖;同样,拿了奥数奖的学生,我们也很少看到选择数学专业,成为数学家。奥数,对中国学生而言,更多是敲门砖,而不是出于兴趣在学习。

  为什么这些教育培训机构都选择6到18岁青少年作为目标对象?也就是从小学到高中,业内还有一个简称“K12”。难道大学之后的孩子就不需要学习吗?

  选择K12,是因为这些孩子面临着淘汰严格的升学考试。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每一次筛选都意味着能否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当优质的资源与名校升学机会捆绑,这些培训机构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这在小升初更为明显,也是“学而思”等培训机构小学阶段最为火爆的原因,因为“小升初”没有统一考试,学生的简历决定了能否升入好学校,而学生简历中的“硬指标”不是学校成绩,而是这些培训机构的“杯赛”成绩。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罗琪 作
中新社发 罗琪 作

  熟悉教育培训行业的都知道,培训盈利主要是两块,一是英语,一是K12教辅。前者以新东方为代表,后者就是学而思。说白了,从三岁到出国的英语培训,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数、外培训,是大部分培训机构生存的核心产品。其中,尤以英语、奥数为甚。因为“奥数”能够显著把学生区分开,因而成为许多学校默许的门槛。

  成都教育局的通告显示,被责令整改的学而思教学点共有9个,违规行为包括筹设期间擅自招生;未取得相关办学许可;委托或变相委托其它主体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或培训班;举办、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竞赛、考级或活动;消防问题等。

  而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是第三、第四个原因。众所周知,这与各地的优质中学名额显著挂钩。“北京海淀的娃要上多少占坑班”、“杭州学而思与哪些民办学校招生挂钩”这类文章在朋友圈并不鲜见。有的甚至参加一个“学而思”的杯赛不够,还要报好几个培训机构,以得到参加更多杯赛的资格,最后几重保险才能有希望进入那几所重点中学。越是没有纳入就近入学、有挑选生源自主权的学校,以这些杯赛成绩作为挑选学生资格的可能性越大。

  谁都知道,中国父母给孩子花钱是最舍得的,其中尤其是花在教育培训上的钱。不要责备他们目光短浅,不知揠苗助长对孩子的伤害。他们也是被绑架着上了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因为中国人多,优质教育资源少,哪一个环节输了慢了就意味着孩子的未来要打上问号。

  谁都知道,看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只看数学,更不只看奥数。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奥数其实和高考甚至和大学数学关系不大,但作为一个显著区分学生的砝码,数学从小到大占据了中国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以此类推的还有英语。大部分学生长大了都不学数学或者英语专业,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两门课在学生时代的重要性。

  这背后是一个扭曲的价值评判,也是“学而思”们能大张旗鼓存在、扩张的重要原因。

  能否全面取缔学而思?

  那么,就不能全面取缔“学而思”吗?实际上,这些教育培训机构都是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商业主体,只要它没违法,任何人无权关停。或者至少说,关停的权利不在教育主管部门。

街头现辅导班大楼,小学到留学服务“一条龙”。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王子瑞 摄
街头现辅导班大楼,小学到留学服务“一条龙”。 中新社发 王子瑞 摄

  我们不要责备那些用脚投票的家长,他们只有三种选择:学习国际课程准备出国(这对大部分家长来说不现实)、不报辅导班赌一个可能好可能不好的未来(这样的家长屈指可数,随便问问身边的人就可以做个小抽样)、好不好先报一个辅导班买一个心安(大部分人选择了最后一种)。

  讲培训班残酷、辛苦,有人会举例韩国、日本、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孩子都上补习班。讲素质教育、讲创造力,有人会举例欧美发达国家。究竟哪种才是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所以新一代的中国孩子一边从三四岁起学乐器、美术、体育等兴趣课程,一边从四五岁起学英语、数学等学科课程,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究竟效果几何,还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

  我们不知道“学而思”这一类的培训机构是不是帮学校筛选出了最出色的一部分孩子,更无从看到这些人是不是将影响中国的未来。因为从70%的孩子上培训班直至100%的孩子都上培训班是这些培训机构的长远目标。如果有一天,100%的学生课下都去“学而思”等机构超前学习,那这些培训机构一定可以说他们影响了中国教育的未来,因为无论是傻瓜还是天才都从这里走出。

  三十年前,中国没有培训行业,孩子们玩到天黑才回家是常有的事,大部分中国孩子也没有非考大学不可这一说法;二十年前,中国学生开始有兴趣课,大学生做家教还是一个挣零用钱的好办法;十几年前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大把钱投入在子女教育上,兴趣班、辅导班成为“标配”,也造就了“新东方”、“好未来”等一批培训产业的上市公司。

  取缔学而思,不符合市场规律。但坚决禁止各类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升学与这些培训班的“杯赛”、“尖子班”、“超长班”挂钩,应该说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可以做到的。可遗憾的是,“坚决禁止”喊了十几年,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这才真正值得深思。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抱怨:与其课下去上这个培训班那个占坑班,不如由国家颁布大纲、哪怕难一点,都在学校课堂里学,然后回到“小升初”一张卷的时代,按分数排名,一目了然,总好过标准模糊的按奖杯、按素质录取。

  当然,这与教育的大趋势整体背道而驰。但当一个国家一亿多孩童课堂学了语数外,课外还要继续学,引发整个民族的焦虑,是不是教育的另一种失败呢?

  假如有一天,各级各类学校明里暗里都不以那几大培训机构的“杯赛”成绩作为敲门砖,你觉得还有多少中国家长会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去上“学而思”呢?(马海燕)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