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劳务输出县转型“新”农业 农民工回乡创业当股东

2017年06月23日 1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山西劳务输出县转型“新”农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当股东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面对脱贫攻坚重担,正极力打造新型农业,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入股创业,当上股东。图为临县白文镇庙坪村的香菇种植大棚。 李娜 摄

  中新网吕梁6月23日电 (记者 李娜)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劳务输出县、农业大县和贫困县,吕梁市临县面对脱贫攻坚重担和发展困境,正极力打造新型农业,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以土地流转、政府贴息贷款等入股创业,发展产业,当上股东。

  吕梁山区是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而临县是山西最大的农业县和贫困县,也是山西最大的劳务输出县,地少人多,很多人靠出外打工为生。据了解,临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1.1万人,占吕梁市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60岁以上老人和劳动能力弱的人员有3万余人。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面对脱贫攻坚重担,正极力打造新型农业,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入股创业,当上股东。图为临县白文镇庙坪村村民刘香娥采摘香菇。 李娜 摄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面对脱贫攻坚重担,正极力打造新型农业,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入股创业,当上股东。图为临县白文镇庙坪村村民刘香娥采摘香菇。 李娜 摄

  临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著名的红枣之乡,红枣种植面积达80万亩,沿黄枣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多依靠红枣。然而,近年,因遭遇新疆红枣竞争、交通不便、当地企业消化能力差等原因,临县红枣卖不上价钱,价格最低时每斤仅两毛钱。

  面对困境,临县开始致力于发展新型农业。

  近日,临县白文镇庙坪村,一排排大棚整齐地排列着,黑色的幕布搭在大棚顶,早上拉开,中午覆盖,用于调节棚内温度。棚内,竹竿上搭着无数根黑色的菌棒,棕色的香菇一颗颗冒出头,工人们穿梭在架子间,将成熟的香菇摘到筐子里。

  这是庙坪村组织23户村民成立的临县丰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起人是该村第一书记乔伟顺。其中,一些股东是原来在外打工的农民工。

  临县农业委员会工会主席李许平说:“一到夏天,因温度过高,南方就不生产香菇了,而临县昼夜温差大,夏天温度适宜,生产的香菇品质优良,可以填补市场空白。”

  据了解,用木屑、麦麸等原料制成菌棒,再经过接种、发菌、刺孔、上架、注水等环节,就能生产香菇。一年香菇可出5茬,一根菌棒一年可生产1公斤左右香菇。

  丰林公司不仅生产香菇,还可生产菌棒。2016年,丰林公司出口菌棒12万棒,生产食用菌120万斤,销售收入2100万元,利润达到225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和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等开展技术合作,并牵头成立临县食用菌协会,整合资源,打造枣木香菇品牌,借助电商园区开启跨界电商业务,主打广州、上海、北京等市场。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面对脱贫攻坚重担,正极力打造新型农业,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入股创业,当上股东。图为赤普浪村的薛乃顺采摘自家大棚里的香菇。 李娜 摄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面对脱贫攻坚重担,正极力打造新型农业,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入股创业,当上股东。图为赤普浪村的薛乃顺采摘自家大棚里的香菇。 李娜 摄

  目前,有很多贫困户在该公司工作。原先在外打工的贫困户郝满廷数年前因发生车祸,不能再出外打工,从两年前开始,在这里工作。他说:“在这里干活比较轻松,能天天回家,去年赚了2万多。” 其妻子刘香娥也是该公司的工人。

  看见香菇产业赚钱,村里其他人也上了心。数月前,同村60多岁的孟先狗和11户贫困户靠着土地流转和5万元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也成立了一个香菇种植合作社。丰林公司负责技术支持、提供菌棒和销路。香菇卖出去后,孟先狗等人再向丰林公司支付菌棒费用。此前,孟先狗一直在太原收破烂,上了年纪,干不动了,决定回乡养老,用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入了股。

  这个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老年人。69岁的马文玉说:“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应该能回本,明年就挣钱了。”

  在庙坪村的带动下,附近很多村庄发展起了香菇产业。白文镇赤普浪村动手早,去年就成立了香菇合作社。56岁的村民薛乃顺说,去年香菇价格高,好的一斤7元多,不好的一斤1元多,平均一斤3元多,“国家还补贴给我2万多菌棒钱,去年赚了钱”。

  据李许平介绍,截至目前,临县的香菇种植合作社已经由2016年的8家,增加到40余家。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香菇合作社模式和定位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已经开始试图进入超市,走高端市场。

  白文镇南庄村的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化管理,统一聘请工人,香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出钱的村民是股东,负责管理不同部门。

  31岁的李军军是股东之一,从19岁开始就出外打工,从事过多种职业,之前在太原开超市,“以前房租一年也就10万,但年年涨价,涨到16万,没利润了。香菇产业很有前景,现在已经有河南等地的客商提前订货。”

  而临泉镇都督村李旭峰的思路更加超前。他的香菇基地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员一个月的工资大几千”,正为香菇申请有机认证,打算进入超市,走高端市场。

  李许平说,临县香菇今年不愁销路,目前已有很多香菇商人进驻临县,但临县香菇产业发展很快,技术人员良莠不齐,合作社的农民缺乏种植经验,可能会有一些损失。(完)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