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沙抗洪救灾现场:一碗兰州拉面的故事

2017年07月04日 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长沙7月4日电 题:长沙抗洪救灾现场:一碗兰州拉面的故事

  作者 王昊昊

  和面、揉面、拉面,出锅后舀汤,再撒上配料,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就出锅了。看着抗洪抢险工作人员能在忙碌的间隙吃上家乡的美食,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马维山满足地笑了。

  在长沙湘江大道边的凉亭里,三四张简易木桌,一个锅炉,一个灶台,就架起了一个“移动兰州拉面馆”。自备食材、自愿参与到抗洪队伍中的马维山告诉记者,长沙有近两百家兰州拉面馆,看到湘江水位上升、汛情严峻后,来自不同店面、近百名员工自发将拉面馆“搬”到了抗洪救灾现场。

资料图:湖南长沙曙光垸内积水回流浏阳河。杨华峰 摄
资料图:湖南长沙曙光垸内积水回流浏阳河。杨华峰 摄

  受持续降雨影响,连日来,湖南省会长沙湘江水位居高,汛情告急。3日凌晨零点12分,湘江长沙站水位上升到39.51米,创下有记录以来历史新高。此后,天气晴好,水位回落,但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懈怠。

  “我们自己置办了面粉,一袋50斤,到现在用了三袋半。”3日下午,正忙着下面的马维山告诉记者,当天做了一千二百多碗兰州拉面。虽然食材比平常简单,但代表他们的一份心意。

  在长沙已经生活十年的马维山至今记得,刚来时人生地不熟,既不了解办理暂住证的流程,也不知道小孩上学该找哪里。“是芙蓉区负责民族宗教的张姓局长主动来了解情况,帮我们解决了所有问题。”

  “我们性子直,说话语速快,刚来这边很容易与当地人发生摩擦。但帮助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不厌其烦,每次交流都很顺利。”马维山说,初到长沙,为经营好拉面店,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做完礼拜就去买菜;五点准时开店,六点就等待客人上门了。

  现在,马维山是长沙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站成员。少数民族同胞有困难,他都会去热心调节处理。生活在这个城市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现在,他希望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做一点贡献。

  在抗洪现场,由近60人组成的新疆志愿者团队忙着转运沙袋。他们也是带着同样的心情参与到救灾工作中。

  “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从小一起长大,大多数在长沙已经生活了七、八年。”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居玛巴扎村的麦麦提阿卜杜拉·艾合麦提尼亚孜告诉记者,普通话是在长沙摆摊卖羊肉串时认识的朋友教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何况我们还是一家人。”

  从7月1日开始,麦麦提阿卜杜拉·艾合麦提尼亚孜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坚守在抗洪一线。他们为抢险人员准备了家乡的馕,也把烤羊肉串摊搬到了抗洪一线。

  “水位不降,我们就不回去。”4日上午10时,忙碌了整夜的麦麦提阿卜杜拉·艾合麦提尼亚孜自己才顾上吃早饭。

  一碗兰州拉面,一个馕,一串羊肉串,这是飘香在长沙抗洪一线的另一种味道。(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