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跨国科研“侠侣”:工作上的对错不能妥协

2017年11月01日 10:50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跨国科研“侠侣”:工作上的对错不能妥协

  本报记者 雍 黎

  日前,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调控机制首次被发现。这一成果出自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启慧课题组与吴寿荣课题组。

  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两位牵头人江启慧和吴寿荣,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夫妻。

  在成果发布会上,面对媒体,江启慧用流利的汉语讲解深奥的研究。没有人察觉到她是一位外国人,4年的时间已让她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说起妻子江启慧,吴寿荣充满了感激。今年39岁的江启慧是印尼第三代华裔,从小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读书时就是一名“学霸”,高中时拿到了日本政府的全额奖学金前往日本,在东京大学化学生命工学专业进行学习。她在东京大学一直从本科读到了博士,并完成了博士后学习。

  “当时我从沈阳药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前往东京大学读博,正好和她在一个实验室。”吴寿荣说,江启慧虽然比他小4岁,但当时比他高一级,算是师姐。他们就是在工作中擦出了“火花”,决定相守一生。2008年,两人在日本结婚。

  博士后出站后,江启慧进入东京一家专利事务所工作。在日本,专利事务所薪酬高,要求也高,但江启慧凭能力获得了认可。

  一年后,吴寿荣也博士后出站了,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吴寿荣被引进到重大生物工程学院工作。江启慧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留在东京继续高薪工作,要么和丈夫一起去中国。她心里放不下远在印尼的父母,离得越远,照顾的机会也越少。

  “没想到父母鼓励我来中国,作为印尼华裔,他们一直有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的心愿,现在听说我有机会回国工作,他们非常支持我。” 江启慧说,就这样,她毫不犹豫地辞掉日本的工作,跟随着老公来到重庆大学工作。

  回国后,吴寿荣主要从事低氧生物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再生医学研究,江启慧主攻方向则为细胞周期与疾病。二人各有所长又紧密合作,作为重大副教授、博导,各自带学生进行研究。这次的新发现就是二人历时三年共同研究的结果。

  “在工作上她很认真,非常严谨,对于研究上的对错从不妥协。”吴寿荣说,江启慧在生活中是很温柔的一个人,但在工作中却据理力争。可以说,他们的争吵都发生在工作中。当研究时两人意见发生分歧,江启慧会拿出实验依据,一条条来说服他。

  作为同事,吴寿荣敬佩江启慧;作为妻子,他则充满了怜惜。

  结婚9年,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宝宝,大的8岁,小的3岁。因为远离家乡,江启慧不能请父母帮忙带孩子,吴寿荣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也不能帮忙,两个人只能边工作边带孩子。

  “这么多年,我没有后悔。”谈到如今的生活和今后的学术生涯,江启慧望着丈夫吴寿荣,眼里满是爱和坚定。“这次成果只是过去,现在我们重新归零,将继续其他的研究,以后要为重大、为生物工程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姜雨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