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返乡到“老漂” 漫漫团圆路折射时代变迁

2018年02月07日 18: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春见闻)从返乡到“老漂” 漫漫团圆路折射时代变迁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农历狗年春节再过几日便将如期而至。官方数据显示,今年2月1日正式启动、持续40天的春运期间,将有29.8亿人次踏上漫漫团圆路。

2月5日晚,在湖北宜昌火车东站,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乘坐火车返回家乡。在站台短暂停靠时,列车里的乘客有的低头看书、看手机,有的向窗外张望,小孩子们一起打闹嬉戏,小小的车厢充满了旅客回家的喜悦,也成为他们临时而温暖的“家”。<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黄余洋 摄
资料图: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乘坐火车返回家乡。中新社记者 黄余洋 摄

  在某化工企业当工程师的马林从可以购买大年二十五的票那天开始,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刷票,终于抢到一张大年二十九的特快卧铺。虽然车次不快,但好歹能躺着回家,不用换车接力,18个小时后还能赶上大年三十的团年饭。

  中国越来越多的高铁已经让T字头的特快列车沦为马林口中的“慢车”。不停出差加班、马不停蹄的节奏,让他不习惯把这样多的时间耗在路上。自工作后就没坐过的18个多小时“慢车”,让马林想起当年上大学时回家的情形。学生票半价硬座,再远也不觉得远,因为家的那头是妈妈的味道。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马林,却常常生出“近乡情更怯”之感。虽然春节拜年还是那几样,初一拜父母,初二拜舅舅,初三初四好友、同学聚会,但大家的话题早已从过去“考了多少分”“找到什么工作”转到现在“月薪多少”“啥时候结婚”。在马林心中,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无论如何得回去看看。

  与马林不同,在北京某网站上班的罗丽娟今年第一次体验春运不出行的幸福。罗丽娟说,“父母今年退休了,我的房子也装修好了,一家人决定在北京过个年。”

  罗丽娟的爸爸表示,没怎么感觉春节进京的车票难买。老家那边很多老人都到儿女上班的地方过年,一个月前基本上楼里的老人就走了一大半。他们有的节后回老家,有的则留在儿女上班的地方,帮忙照顾第三代。

  这些常年留在儿女上班地方生活的老年人,在网络上有一个新名词“老漂”。与那些在北京打拼为了搏一个好前程的年轻“北漂”不同,“老漂”们为了孩子背井离乡,任劳任怨,照顾第三代。

  平时每到放学时分,幼儿园、小学门口接孩子讲着天南地北口音普通话的老人们,就是“老漂”们的缩影。

  马林说,幸好自己尚未结婚,不至于使父母做“老漂”。但他的父母不止一次表示,只要他尽快结婚生子,他们来帮忙带孩子不是问题。但住在一起,婆媳矛盾,教育第三代的不同观念,还有老年人的身体、心情问题,他没少听结婚有孩子的同事说起。

  罗丽娟说,她会让父母从现在就跟她“漂”在北京,习惯在这里养老,直到她结婚生子,也不要跟父母分开。“我照顾他们,他们也照顾我。”

  无论是有儿女的地方就是家,还是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无论有多少代际隔阂,在许多人心中,团圆永远是中国人维系亲情的纽带。(完)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