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28套海派时尚校服亮相环东华时尚周

2018年04月27日 2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28套海派时尚校服亮相环东华时尚周
    60名中小学生模特展示了128套带有鲜明海派时尚和文化印记的校服。 汤彦俊 摄

  中新网上海4月27日电 (孙庆华 许婧)东华大学海派时尚设计与价值创造协调创新中心承担设计的128套创新海派时尚校服27日在第17届环东华时尚周期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亮相,60名中小学生模特向观众展示这些带有鲜明海派时尚和文化印记的校服,“秀”出校服新风尚。

  历时10个月,设计方案数易其稿,团队面向上海中小学生推出海派时尚、经典国际、潮流亚洲三种风格的海派时尚校服,分别以古城灰、科创蓝和人文红为主色调。此次发布除了设计传统的衣服外,还有领带、领花、围巾、书包、袜子、鞋子、雨衣等全套系的校服配饰配件,整套设计通用性强,兼顾标识度与统一性。

发布会推出海派时尚、经典国际、潮流亚洲三种风格的海派时尚校服。 汤彦俊 摄
发布会推出海派时尚、经典国际、潮流亚洲三种风格的海派时尚校服。 汤彦俊 摄

  据介绍,本土化、新技术是这次校服设计的两大亮点。设计贯彻当代设计手法及海派美学,与上海城市特质精妙契合,打造出既具地方特色,又融汇国际潮流的校服符号文化,展现了东方风格传统元素及东方美学的当代极简风格。设计师选取旗袍、立领、假领子等海派时尚符号元素,并融入迪考艺术、节约型设计的综合特征。

本次发布的海派时尚校服以古城灰、科创蓝和人文红为主色调。 汤彦俊 摄
本次发布的海派时尚校服以古城灰、科创蓝和人文红为主色调。 汤彦俊 摄

  以往校服常用版型多为H型或O型,东华大学的设计师们创新选用了既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生长特点,又兼具宽容性,还代表海派新造型的“A”型廓形,通过服装肩部等与整体间的比例关系,实现在视觉上得体、功能上更符合人体工学的造型特点,改变了长期以来家长在选购中小学校服时“大一号”的原则。

海派时尚校服发布会发布了全套系的校服配饰配件。 王宇 摄
海派时尚校服发布会发布了全套系的校服配饰配件。 王宇 摄

  60余人的创意研发设计团队由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刚领衔,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罗竞杰副教授担任设计总监,包括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设计师、技术人员、研究生等60余人。

  刘晓刚说,目前中国中小学生校服趋于同质化,大多以运动服为主,特色不明显。为了让设计精准对接需求,团队先后面向40多所上海中小学的校长、校服相关工作人员、家长及学生代表,通过问卷、召开家委会、学生代表会议等形式,让大家有机会表达对校服的看法,更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校服的需求和建议,以取得设计方案的“最大公约数”。

小模特们在展示海派校服。 王宇 摄
小模特们在展示海派校服。 王宇 摄

  校服袖口、下摆等部位的开口设计,便于学生运动;老上海假领子的设计,不仅省去了内搭衬衫,而且拆卸领子让日常换洗轻松许多;多功能、多场合的款式设计,让一套校服适用于多种校园场合,节约又经济……设计团队用足东华大学在纺织、服装、材料等领域得天独厚的技术研发优势,使用代表未来方向的新材料和新科技,想方设法提升校服的功能性和舒适度。新型反光材料胶印、反光丝线绣花等,有效提升了校服的安全性;采用3M新雪丽棉等新型保暖材料,让穿着更轻薄更保暖;运动服采用了高效防水、防油、易去污材料,确保学生穿着洁净干爽;书包除了美观,还具有脊椎保护等功能。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一年级学生陆梓萱是本次发布会的小模特,穿上人文红立领外套、深灰百褶裙的她兴奋地直转圈儿,“这套校服超级棒!穿上既漂亮又舒服!”。

  早在2014年,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团队为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设计“最美校服”,一度成为圈中佳话。“融入本土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时尚风’”等2018校服流行趋势重点,在本次设计中得到了灵动地体现,树立起海派风格校服的独特一支,将更好地助力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小模特们在展示海派校服。 王宇 摄
小模特们在展示海派校服。 王宇 摄

  近年来,东华大学将职业服研究所、海派时尚设计与价值创造协调创新中心等专业研发资源“倾囊”而出,东华大学职业服研究所每年联合业内领先企业共同发布职业服和校服流行趋势,开展针对各类职业服的调研及设计研发,曾承担上海国际机场、上海市消防局、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等单位的职业服研发工作,为全国百余所中小学提供先进的校服设计方案,积极贡献东华智慧。(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