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邮筒还有人用吗 邮递员:每天开两次不管有无信件
一张照片引发网友群体回忆——
路边的邮筒,还有人用吗
杭州主城区还有255只邮筒在坚守,邮递员每天开箱两次,不管里面有无信件
本报记者 金洁珺 章然 通讯员 韩颖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手写信的人也越来越少。马路两侧的大邮筒,日日吃灰。谁曾想,上班路上能偶遇邮政小哥来取件。希望这道美丽的绿色风景能一直被保留。”
6月18日,杭州一位市民在街上看到一名邮递员在邮筒边开箱取件。他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并写下以上感慨。
随后,网上掀起一波回忆杀——“邮筒真的还在啊”、“我小时候还有过笔友”、“下课会去学校传达室翻信箱的我”……
绿色的邮筒,黑色的邮递口,加了把锁的箱门,在手机还不盛行的年代里,那里积聚着最浓烈的情感期盼。
当我们走在路上低头看着手机的时候,沉默的绿色邮筒开始被遗忘,而开启邮筒的邮递员们,却依旧风雨无阻地打开它,上午、下午,每天两次。
现在,这些邮筒是否安好?打开它,每天又有多少次的“空空如也”与邮递员邂逅?
打开34只邮筒
只有1个邮筒里躺着一封公务信
邓亚东负责凤起路周边区域里34个邮筒开箱取件工作。
昨天下午1点半,邓亚东在电瓶车后座上挂上暗绿色的双麻包,车前放上个小邮包出门了。
下午3点15分,钱报记者在浙江日报社门口见到邓亚东的时候,他已经开了10多个邮筒了,记者往他身后的双麻包瞅了瞅,“没什么东西。”
打开报社门口的邮筒,空空如也。
邓亚东说这是常态,“我已经好几个下午没有收到一封信了。”2004年的时候,哪怕上午收过一次信,下午再去收,随便打开一个邮筒,里面的信能塞满整整一麻袋。
“现在变了,回单位的时候,电瓶车后座的麻袋没有重量了。”邓亚东苦笑了一下。
记者跟着邓亚东又跑了附近两个邮筒,他跟记者抱歉地笑笑,“我们开邮筒是有规定时间的,邮递员得准时到达取件啊。你骑着共享单车太慢了点。”
下午4点23分,钱报记者在投递站里,等回了邓亚东。麻袋包里只有一封信躺着,一封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信件。
2004年家信可以占一半
现在一天可能收不到一封信
“没有什么家信啦,信用卡账单比较多,过年时有一些明信片。”邓亚东说,“以前还会用挂号信寄给家人照片,现在挂号信都是印刷体单位发票、银行卡信封。”
“现在从邮筒里取出的信件平均每天二三十封,有时候一天一封都没有。”
邓亚东说着给信件盖上今天的邮戳。“2004年我刚工作那会,开箱取件回来,忙得很,整理信件、盖邮戳,得花上40多分钟,还要同事帮忙,现在一个人足够了。”
“那时候,几千封信,家信占一半,明信片占一半,还有少许公对公信件。”而如今信件少,区域的信件分类邓亚东心里清楚得很:杭高、庆春中学这些学校前的邮筒,多是一些精心制作的明信片,木头的、竹子的,样子别致;武林路邮筒多是邮寄国外的账单;市一医院那边是发到卫生局的公家信件。
由于日常信件少了,3年前邓亚东开始送邮政快递了,10公斤以下的货物,在电瓶车后座绑上20个左右,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送。
目前杭州主城区
还有255只邮筒在坚守
杭州主城区的邮筒目前有255只。“尽管现在使用邮筒的人少了,但是邮筒依旧会存在。我们的邮递员依然会每天上下午两次开箱。在没有设置邮筒的地方,我们也会在小区设置信报箱。”中国邮政杭州市分公司投递局城南投递部副经理章新海说。
而邮筒的养护也在继续。每过一段时间,会有邮筒维护员去维护它们:平时发现油漆脱落的情况,会及时添补;邮筒上有“牛皮癣”,会及时清理;还会留意报纸信息,如果有道路施工,要把邮筒暂时移开。
绿色的邮筒如今看上去,依旧沉默,里面也许不再有着最迫切的交流需求,却依旧承载着最美丽的情感维系。
在开头提到的网友跟帖里,一位网友说邮筒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它存在的意义远超过它的实用意义。
而另一位网友也回复道,去年自己曾给小姐妹寄了封信,信收到的时候,小姐妹哭得稀里哗啦。
你听,多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