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反复读 心更敞亮

2018年06月27日 16:3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牛犇昨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孙佳音 摄

■ 牛犇与任仲伦昨晚一起观看新闻 孙佳音 摄

■牛犇在《圣城记》中扮演小牛子


  20天前,83岁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他和上影集团的青年党员们一起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新党员牛犇双手捧着话筒,哽咽地说:“我今天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你们的同志了’。”

  20天后,新党员牛犇收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给他的信,总书记勉励他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作表率。反复念读着总书记的嘱托,牛犇深感责任重大。

  耄耋入党 六十载矢志不渝

  从去年获颁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回沪当夜递交入党志愿书,到本月6日上影集团党委书记任仲伦亲手为牛犇戴上党徽,时间很短,但牛犇说自己接受党的教育已有60多年了。1946年,11岁的牛犇出演了沈浮导演的抗日影片《圣城记》,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上世纪50年代,我还没满18岁的时候,就听过上影厂老书记丁一同志上的党课,那时候就想做党的同路人。从戴上团徽开始,我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团徽我至今还保留着,这份心愿我也一直保存着。”牛犇说,从此这个信念就再也没有改变过。退休后,他也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特别是在聆听了习近平同志的十九大报告之后,看到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欣欣向荣,自己入党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了。”

  今年一月,他给秦怡大姐和任仲伦同志写了两封情真意切的信,再次表达了自己朴素而强烈的入党心愿。终于,5月31日,中共上影集团演员剧团支部委员会吸收牛犇为中共预备党员。

  反复读信

  更感到责任重大

  昨晚,当记者来到牛犇的寓所时,他刚刚看完新闻联播,再一次重温总书记写给自己的信,他摩挲着手指,红着眼睛,声音哽咽地说:“责任重大,我们得赶紧把责任变成我们的行动。”

  当晚,入党27天的新党员牛犇向任仲伦汇报自己的两大“计划”:一是以提线木偶和真人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西游记”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西游记》最火的时候我就写好了一百集剧本”;二是把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拍成电影,致敬百年前的上海漫画家,“叶浅予把版权给我了,但怎么拍好它,我得好好想想。”

  牛犇说:“我是我们这支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我只有努力,没有别的。”“我的精力肯定不如从前,但哪怕我走不动,哪怕没了力气,我也有责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剧团、为上影、为观众、为时代出好作品。”任仲伦告诉记者:“牛犇老师下午就说,‘我们遇到好的时代了,要对得起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努力去做。’我们要与牛犇一起努力。”

  不忘初心

  文艺界共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写给牛犇的信,昨晚传遍上海文艺界。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说:“牛犇老师代表了剧团老一辈艺术家的追求,这是真正的不忘初心。身为团长,也是晚辈,我想做的就是和牛犇老师一起,扎扎实实地为剧团、为上影、为观众、为时代多拍好戏。”上影集团党委副书记马伟根说:“上影有这么优秀的老艺术家,这么优秀的党员,我们要把这样的典型树立好、宣传好,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下午就听了牛犇的发言,她说:“总书记的这封信,不仅肯定了一生追随共产党的牛犇老师,更是号召着我们在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动情地表示:“每当我与牛犇老师见面,总会想起周小燕先生,老一辈艺术家们身上秉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上下求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为祖国留下了无数能够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作为年轻一辈的文艺工作者,我会把这种精神带到我的工作中。”

  作为上影当家人,任仲伦还回忆起了2007年盛夏的情景:“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当市委书记时来过上影集团。我记得那天是8月21日,他会见了谢晋、张瑞芳等许多老艺术家,鼓励他们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同时也做好人。”任仲伦感慨道,总书记对老艺术家的关心和鼓励,对文艺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怀有追求的期盼,始终激励着上影人,“今天牛犇老师收到的这封信,让我们再一次备受鼓舞。这不仅是牛犇老师一个人的光荣,也是整个电影界、整个文化界的光荣。”对于未来,他和牛犇,还有许许多多上海文艺工作者一样,一定会“努力”,他说:“我们会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来表现这个时代,表现人民生活,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繁荣中国文艺事业作出贡献。”首席记者 孙佳音

  记者手记

  真诚与执着

  昨晚采访时,牛犇的手机一直在振动,想必是有很多同事、同行和朋友要向他表达祝贺和敬意。临别时问他,儿子知道这事了吗,他回答说:“他正在横店拍戏,不一定看得到新闻联播,晚点再跟他通个电话。”让牛犇心急的是,他还要跟自己过世不久的夫人“汇报”。

  一张黑白的照片就放在老爷子的写字台上,照片上的牛犇很年轻,夫人也很好看。牛犇轻轻地拂了一下照片,没出声。但那一刻,我知道他有很多很多话要对爱妻说。他们当年戴上共青团团徽的时候,就曾一起立下誓言,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前不久她走了,他曾表示:“我一定要努力,实现我们共同的约定。”如今,他每天都戴着党徽,每换一件衣服,便会把党徽小心翼翼地摘下,再戴上。不过牛犇告诉我,当初的那枚团徽他始终珍藏着。

  我想,正是这枚团徽,见证了一位耄耋老人用几十年的努力来追求心中信仰的历程,也正是这份真诚和执着,让今天牛犇同志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孙佳音

  相关链接

  ■ 1946年,沈浮导演的抗日影片《圣城记》,需要一位饰演村童的小演员。当时在片中饰演金神父的谢添就向沈浮推荐了牛犇。牛犇果然不负众望,在片中表现出色,由此大家记住了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角色——村童“小牛子”。

  ■ 牛犇原名张家景。他在11岁那年拍完《圣城记》后,大家都开始叫他“小牛子”。1948年,牛犇要赴香港拍片,临行前他请谢添导演为他更名,谢导说:“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那就再添三只牛吧!”就这样,“牛犇”成了他的艺名,一直用到今天,他的原名反倒鲜为人知了。

【编辑:周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