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村“背篓人”服务生态旅游 吸引年轻人回乡

2018年07月01日 14:1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三代“背篓人”背出村民好生活

  60岁的付玉刚和王恒奎都是黄山店村的村民,如今退休的他们在村里找了一个新“工作”——编背篓。在工作间里,他们用黄山店当地山区生长的小拇指粗细的荆条,经过晾晒后,编成的背篓和半世纪前王砚香用过的一样。这些背篓会在民宿里、景区里,成为生态旅游的一部分。

  周末,黄山店村现任村党委委员高文志带领村民重走当年“背篓路”。 张林摄

  两天时间可以编三只背篓。编背篓的手没有停下,美好的生活仍在继续。这只小背篓不仅见证了黄山店村的发展,也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了进去。从王砚香开始,三代“背篓人”肩上的背篓从有到无,但是忘我、希望和梦想组成的“背篓精神”,已经刻在了每一位黄山店村民的骨子里。

▲第一代背篓人王砚香 李晞摄

  第一代背篓人 背出忘我

  黄山店扼守天险,坡峰岭虎木狼林,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古战场,远离繁华闹市,却滋养生息着一代代纯朴的山里人。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的黄山店村,60年来,用背篓背出的一片新生活,不是神话传说,而是一个永续前行的传奇。

  曾经的一首民谣这样描述黄山店村:“有女不嫁黄山店,十年就有九年旱。吃水贵如油,买卖东西真发愁。”“为什么让村民们下山买东西,我们却不能把东西送上山呢?”1958年,黄山店村分销社职工王砚香,第一个背起用荆条编织的小背篓,将一批批生活必需品送到村民家中,再把村民的山货背下山转卖。那个靠着人的双脚和拐杖的年代,凭着一股“人定胜天”的干劲儿,分销社的共产党员给村民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村民王恒奎在编背篓

  有困难我们来克服 但艰苦的路不能让群众走

  1956年,26岁的王砚香来到黄山店村分销社工作,他很快发现,由于山路陡峭,出行不便,附近村民每次来买东西,都需要抽出一整天的时间。对那些体弱多病的妇女和老人来说,外出采购家用更是难上加难。

  村民们操持家庭的不易,被王砚香看在眼里。一次,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一次性购买了铁锨、铁镐、油盐酱醋等数样用品。望着他背着背篓要跋涉十多里山路吃力的背影,王砚香萌生了送货上山的想法。

  然而,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同事们的反对:“你送货上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带去的商品都是老百姓不需要的,那他们还得下山来买,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在一次支部会议上,王砚香再次提出这个想法:“有困难我们来克服,但艰苦的路不能让群众走!”听了这话,同事们都受到了鼓舞,但能不能把事情办成,大家却持怀疑态度。为此,王砚香决定亲自送一次货。

  长流水村成了王砚香第一次送货的目的地。天一亮,他就把村民们最常用的商品装进背篓,向山里进发。“山路不远,一爬却是老半天。”王砚香背着60斤重的背篓,行走在布满碎石的山沟里,汗水浸湿了衣服,也让他亲身经历了村民购买商品的不易。

  到了长流水村,村口玩耍的孩子误以为王砚香是来收山货的。王砚香大喊:“我是来卖货的,快叫你们家的大人们来。”村民听到吆喝又惊又喜,很快,用两块门板搭成的临时摊位前挤满了人,背篓里的货物,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光了。“砚香,以后还要来啊。”村民的肯定坚定了王砚香送货上山的决心,他把村民的需求也默默记在了小本子上。

▲当年的工作日记

  不光为挣钱 更重要的是方便老百姓过日子

  在王砚香的带动下,分销社其他职工也加入到送货的行列,背着满载货物的背篓,每周一到两次地来到这些村庄。村民们也亲切地称呼分销社为“背篓商店”。

  不过对于每次该背什么,大家的意见却不统一。柴米油盐,这些东西分量重、利润低,要不要一年四季都送货上山呢?有人认为,上山的过程非常辛苦,就该背些利润高的货物,这样一趟下来才是值得的。但王砚香坚持认为,送货上山不光是为挣钱,更重要的是方便老百姓过日子。

  分销社的送货范围主要是长流水村在内的6个村庄。每次送货上山,他们主动从村民手中收购中药、鸡蛋、花椒、核桃等山货。除此以外,村民们还可以用手中的山货甚至是废品,从分销社职工手中换取日用品。

  一次王砚香到平塔窑生产队送货,一个小男孩向奶奶要钱买铅笔,奶奶当时身上没钱。王砚香认出老奶奶是贫农赵宝利的母亲,全家八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生活不宽裕,家中也没有什么山货。王砚香于是帮助老奶奶在院子的墙头上找到了几根羊骨头,就换给了他们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现在凡是黄山店村上岁数的老人都有过鸡蛋换文具的经历,“上学的时候一个鸡蛋能换一个横格本或一根铅笔,抓一只蝎子去分销店能换5分钱。”鸡蛋等山货成了流通率最高的“货币”。感激分销社职工之余,大家的生活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如今的四条红色背篓路。

  山越高路越不好走 越要向上跑向前冲

  85岁的白金海老人,在“背篓商店”工作了20年,常年背着沉重的货物上山,让这个精壮的汉子变得腰弯背驼。1964年,白金海调到黄山店村分销社工作,当时已是负责人的王砚香对白金海描述了工作现状。白金海说:“我从小就在门头沟背煤球,送货上山不是事儿。”

  黄山店村分销社“闻风而动”的工作作风最让白金海难忘。居住在锯齿山给生产队照看羊群的许士海,一直想给家里换一口水缸,但是羊群又离不开人。分销社知道后,派了两名职工,两个人轮流将100多斤重的水缸背到了许士海家。

  分销社职工李环有一次到泗马沟去送货,听说村民隗永常家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从炕上摔下掉到粥锅里,严重烫伤,不能吃奶,晚上回来以后他就准备了代乳粉和白糖,第二天一早就送到十多里外的泗马沟。隗永常夫妇正为孩子病重不能吃奶着急,接到“背篓商店”职工主动送来的代乳粉和白糖,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1965年黄山店村分销社在全国的供销系统已经小有名气,虽然在那一年王砚香调走了,但是送货上山的背篓却没有放下,刚来黄山店村一年的白金海接过了王砚香的工作。白金海曾在日记中写道:背篓上山是我们工作需要的,山越高,路越不好走,越要向上跑,向前冲。我一定要沿着“背篓商店”的老同志走过的艰苦道路前进,特别是要学习王砚香同志坚持六年如一日背篓送货上山的精神。

▲泗马沟村民指出当年背篓进山的路线。

  将忘我装进小背篓 背出村民们的好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泗马沟、长流水这些村庄都开设了商店,每个村之间公路也修通了,村民们买东西方便了,分销社的职工也不用送货上山了。王砚香、白金海之前送货走过的山路河沟,也逐渐变成了爬山者的最爱。

  曾经的黄山店村分销社办公室原址,如今是一处农家院,院子和房屋的结构还是当年的老样子。62岁的王炳春是这里的经营者,也是“背篓商店”最后一批职工。农家院的大厅里挂满了王砚香、白金海等人的老照片。

  院子里,王炳春摆上了几个和当年一样款式的背篓,这是他在村里找老人用荆条编的。现在看到这些背篓,他还会想起那时送货上山的日子,想起大家用绵薄之力,带起了一个村的经济发展。如今,一些来到农家院的客人会背上背篓,听他讲以前的故事。

  曾经用过的背篓、山杖、胶鞋、垫肩都没有了,弯下的后背就是他们终生的印记。王砚香、白金海为代表的第一代“背篓人”,他们将忘我装进了小小的背篓,20年如一日不计较个人得失,背出了十里八乡村民们的好生活。

  第二代背篓人 背起希望

  村支书总有“金点子”

  20年前黄山店村还在顶着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的就业率和收入都很低。如今95%的村民都已住进了距离老村两公里外的新村,房屋宽敞明亮,无线网络、自来水应有尽有。

  过上现在的生活村民们很知足,但是以前的苦日子更加难忘。上世纪90年代的黄山店村是贫困村,村民们以养殖和种地维持生计,村里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村子里面也是很少见到外人。“那时候就怕家里来客人,中午没地儿吃饭不说,家里连茶叶都没有。”

  今年57岁的张进刚,在2001年当上了黄山店村的村支书。作为黄山店村本地人,幼年的张进刚对于第一代“背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他们无私忘我的精神,带动了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

  由于早年间在水泥厂工作过,足迹踏遍了周口店附近的山区,张进刚深知黄山店村附近山里的资源,2001年刚上任的他决定在村里开设水泥厂和石板厂,先提高村里的就业率和村民的收入。在村里开厂子,大多数的村民还是同意的,但当张进刚希望大家集资入股时,村民们却不能接受这个“新事物”。

  村民们集资入股,到了年底每家每户都有分红,收入势必会增长,张进刚必须让村民们明白这一点。他个人出资搭建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并通过这个系统给全体村民召开了一次“电视会议”。集资入股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村民们共同富裕,但村民们怕赔本。付玉刚记得,张书记让每个村民只入两股,而且打了包票:“年底如不分红,我自掏腰包赔偿村民损失。”

  很快黄山店村引进了立马水泥厂,也成立了由村民组成的运输队。水泥厂带来的效益是立竿见影的,付玉刚等村民当年年底就拿到了30%的分红,此后几年分红逐年上涨。水泥厂和运输队极大地提升了村里的就业率,“水泥厂基本上解决了60%的就业问题,而运输队则将村里的就业问题彻底解决了。”张进刚还给运输队定了一个规矩,每天每个司机只能跑四趟车,这个小举措保障了大家的安全。

  一时间,山上的工业如火如荼,山路上的运输队车水马龙,有时进村拉水泥的卡车能排出好几公里,村民们盼望已久的好生活来了。2008年,张进刚书记在一次会议上突然宣布,打算关掉村里所有的资源型产业,转型生态旅游。“别说村民了,村委会里面好多人都反对,说我拿村民的钱开玩笑。”但是对于这次“转型”,张进刚却信心十足。

▲黄山店村曾经的水泥厂将变身文创园

  “破破岭”变成最美坡峰岭

  说起一年一度的坡峰岭红叶节,很多北京人都知道,但是在10年前,当地人更习惯用“破破岭”来形容这片山区。“就是个山沟,位置还这么偏僻,谁会上这里来旅游啊?”村民们认为,用集资的钱发展矿业带来的效益大家都看得见,但是发展旅游无异于一场赌博。

  发展旅游绝不是张进刚脑子一热的想法,一方面基于他当上村支书之后考察全市各村所得来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他早年间开水泥厂、石板厂的经历,“我知道山上的矿很多,但是我更知道这些矿是有限的,早晚会有资源枯竭的一天,绝不能让乡亲们坐吃山空。”

  面对这次前路未知的探索,张进刚再次耐心地说服乡亲们。2009年黄山店村开始修建坡峰岭登山步道,现任村党委委员高文志对这段经历印象很深。当时的坡峰岭什么样儿?高文志用一个“荒”字就概括了。

  修建登山步道初期,黄山店村请了环境专家来实地踏勘,在踏勘过程中专家的眼镜突然不见了,于是所有人都帮着找,一个小时后眼镜被发现挂在了一根荆条上。“你就说当时有多荒凉吧,眼镜被挂走了都不知道。”也是在那个时候,不少登山者来到坡峰岭,一面赞美这里优美的风景,一面询问登山步道何时修好。

  游客的关注让他们信心倍增,依托着坡峰岭独有的景观,2010年第一届坡峰岭红叶节如期开幕。付玉刚记得,当时进村的车辆排了十多公里,“好多村民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人。”加上特色的乡村美食和一批独具匠心的民宿,使得黄山店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以张进刚为代表的第二代背篓人,他们的“背篓”装满了全村人的希望。“要让村民的幸福生活更长久,不能坐吃山空,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渐渐地村里的水泥厂、大货车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村民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了。

  第三代背篓人 背满梦想

  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被吸引回乡

  黄山店村10年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村里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吸引了回来,他们带着专业的知识和梦想回到了家乡。刘丽英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她是快活林景区的“万金油”,而4年前,她还是市区一座酒店的管理者,收入不菲。

  2008年,已经在外工作十年的刘丽英听说家乡要发展旅游业,不同于其他反对的声音,她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坡峰岭拥有环境和资源的优势,而且资源型发展不是长久的打算。”2014年,黄山店村的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刘丽英也在这个时候带着专业知识回到了家乡。

  年轻人的返乡,使得景区的发展更加规范、有秩序,新潮的思想也让黄山店村迅速找到了自身旅游独有的名片,依旧是全村一起参与,村民们怀揣着归属感,黄山店的旅游一天天的红火起来。

  采访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当时正值双休日,景区各个地点十分忙碌,现有人手根本不够。于是村子里的电工去帮忙择菜,负责采买的司机帮着收银,村干部穿上反光背心去指挥交通,“万金油”刘丽英更是忙得腿肚子朝前,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以后。

  如果说第一代“背篓人”背出了忘我,第二代“背篓人”背起了希望,那么以刘丽英为代表的第三代“背篓人”背满的就是梦想。虽然他们人在大山里,但对于美好明天的憧憬已经飞出了大山。

  2001年开始,黄山店村的两次转型都是“面朝大山”,开创了“靠山吃山”的新概念。未来,黄山店村计划将附近的山区景观连在一起,再将废旧的水泥厂改为文创园,这样整个黄山店将建成生态旅游的完整业态。

  从60年前王砚香用背篓盘活了经济,到现在两次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黄山店村的发展离不开“背篓精神”。三代“背篓人”背起的东西不一样,可是“让全体村民得实惠”的初心没有变。如今,三代人分别将忘我、希望与梦想装满了这只半个世纪前的小背篓。

  本报记者 张群琛 文并摄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