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非遗借力当代设计变“中国高定”

2018年07月19日 16: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非遗借力当代设计变“中国高定”
    7月1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海高校优秀成果展在上海大世界拉开帷幕。 王笈 摄

  中新网上海7月19日电 (王笈)“桃花源”缂丝跨界服饰,“苗途”苗锦公文女包,“凤求凰”系列蜀绣银饰……19日在沪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上海高校优秀成果展上,备受关注的几件非遗作品不约而同指向个性定制,欲在高级定制市场“开疆拓土”。

  缂丝缂制的山石之上,一株蜀绣绣制的桃花亭亭玉立。灵感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缂丝跨界服饰“桃花源”,以礼服和旗袍“一西一中”成套,并配有两双缂丝定制的鞋子,是一位“90后”缂丝传承人与旗袍设计师、鞋子设计师合作,耗时4个月完成的高级定制作品。

  事实上,在参加研培计划以前,这位缂丝传承人从未接触过礼服,织制的也大都是香囊、扇面之类。“我们请海派旗袍设计师设计好这套服饰,由传承人依样缂制了一片一片的料,再交由设计师做成旗袍,传承人也会给与一些建议,参与设计和创作。所以这是一个传承人与设计师共同推进的模式。”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告诉中新网记者。

  在过去,缂丝多为宫廷所用,“一寸缂丝一寸金”。进军市场,如何根据需求平衡缂丝之“贵”亦是一门学问。与传承人、设计师一同摸索的过程中,章莉莉等找到了一些巧妙的解决方案。如“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缂丝礼服,采用的是肚兜式的抹胸设计,穿上后露出后背,既有中国式的性感,又节省面料,将古老与时尚完美结合。

展览挑选展出了各类研培计划成果共计312件。 王笈 摄
展览挑选展出了各类研培计划成果共计312件。 王笈 摄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8所院校入选研培计划,截至目前累计承接研培任务44期、培训学员千余名,项目涵盖竹艺、玉石雕刻、掐丝唐卡、青瓷烧制、织绣创新、皮影戏等各个门类。此间挑选展出了各类研培计划成果共计312件,其中不乏定价上万元(人民币)的中国非遗服饰及手包作品。

  在章莉莉看来,中国地大物博,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手工艺,有着各自原生态的独特基因,呈现出不同的“中国美”。“我们要用当代设计的力量,帮助非遗与现代生活对接,在保留传统手工艺‘中国美’的同时,转化为让年轻人喜欢的作品,一方面走回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走进高级定制市场、走向国际,让国际时尚人士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也能刮目相看。”(完)

【编辑:张楷欣】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