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父亲的收音机

2018年07月24日 10: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参与互动 

  父亲的收音机

  吴仁宝留下的老收音机。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为了充分反映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即日起,本版开设“40年·印记”栏目,通过刊发具有历史印记的老照片、老物件,讲述其背后生动感人的故事,追忆重温40年难忘岁月。敬请关注。

  说起华西村,就一定要提它的老书记,我的父亲——吴仁宝,他是华西村的灵魂人物。

  父亲在世时,几十年来都保持着同样的作息习惯:清晨5点之前起床,吃过早餐到村里转一圈;6点半,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7点开始,在企业现场办公或接待来访者;10点,赶到村里的民族宫礼堂为游客和考察团作报告;中午小憩后,下午准点开始工作;晚上7点,雷打不动地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然后参加村党委讨论会,每天都要忙到夜里11点后才能上床休息。

  他还有一个习惯:无论多大年纪,在任何一个他觉得必要的时候——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召开班子会议。会议室就在家中,距离卧室几步之遥。

  父亲常说:“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工作之外,他没有任何个人娱乐,他最大的“享受”,也不过有时打开收音机听听戏曲节目。

  父亲的收音机,见证了他勤勉无私的一生,也见证了华西村几十年来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通过收音机听到大寨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事迹,便与村民一起挖泥挑担学大寨;八九十年代,父亲通过收音机听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每一次重大机遇,便和村民一起办厂经商做实业;进入新世纪,父亲通过收音机听到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把握机遇推动了华西经济迈上新台阶。

  用收音机收听新闻,掌握国家政策动向,并在其中找到华西村发展的思路,一直是我父亲的工作方式。过去,他连下地都要带着收音机。

  1992年3月,父亲听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感到全国经济迎来了重要的历史转折。对于华西来说,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他辗转反侧,第二天凌晨2点,再也睡不着了,立即通知村党委委员,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各厂厂长到会议室开会。

  会上,他们分析了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出华西村要加快发展,进行新一轮创业。为此,村党委做出了动员一切资金,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

  半个月内,全村从干部到群众,从厂长到供销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门路的找门路,总共借款2000多万元、吸收个人资金入股400多万元,加上村中的自有流动资金,一下子购进近万吨钢坯、1000吨铝锭、700吨电解铜等原材料。

  当华西人使尽浑身解数“吃饱”原材料时,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还没有传达到基层。等到3月11日正式传达后,全国立刻掀起了一个加快改革、经济大发展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扬。这时,有人向我父亲建议把购进的原材料卖出,大赚一笔。可父亲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原材料用于企业的正常生产,保证客户的需求,维护了华西企业的信誉。后来,外界传说吴仁宝“开一次会议,赚了一个亿”!

  改革开放40年,华西成绩斐然。1978年,全村交税28.18万元,2017年底,交税13.56亿元,增长了4812倍;1978年,华西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220元,现在人均年收入已达9.05万元,增长了411倍。

  取得这样的成绩,父亲的收音机立下了大功。这台收音机映照出的,是父亲几十年来一贯做到的“吃透两头,两头一致”——一头同中央及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头同老百姓保持一致。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父亲都能解放思想,从华西实际出发,把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父亲生前常讲,“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外部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通过一台收音机,他把这“三听”真正变成了华西发展的助推器。

  父亲有句名言,“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方向。”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并指引我前进。改革开放步入第40个年头,古话讲“四十不惑”,我觉得解放思想关键在于“四个不惑”:不惑于固有观念,不惑于已有成绩,不惑于外界喧哗,不惑于道路曲折。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努力向父亲学习。父亲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看国内国际新闻;我也坚持天天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看国内国际新闻。围绕乡村振兴,我提出要把华西打造成一个“农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质,又不失农村特色,城里有的各种服务设施,农村也要有。我还提出,“农村都市”要符合八条标准:发展更高质量、管理更具规范、生态更加宜居、文化更现繁荣、人才更大舞台、社会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温度、干群更讲正气。新时代的华西人,正朝着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一路迈进!

  (吴协恩 作者系党的十九大代表、华西村党委书记)

【编辑:董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