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查处“套路贷”不能留死角

2018年10月17日 16:2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 

  查处“套路贷”不能留死角

  袁云才

  这几天,一起“丈夫为骗保假死,妻子带儿女殉情”的悲剧,在网络上引来持续关注。据掌上长沙等媒体的最新报道,自己制造车祸假死的当事人何某,总共向50家非银行机构申请过贷款。即使在失踪期间,还从湖南新化跑到贵州凯里贷了两笔款。而他的妻子戴某花,在自杀殉情之前,其实已知道丈夫买百万元保险的事。随着媒体的深挖,这起令人叹息又匪夷所思的悲剧,背后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

  从常理来说,何某一家四口的生活,应该还是过得去的。虽然有两个小孩,不足3岁的小女儿得了癫痫,其治疗医药费也是可以想到办法的,依靠农村的医疗保障以及亲友接济,不致到绝望的地步。何况,据报道,前两年戴某花因老家土地征收,曾得到约30万元补偿款,也全部交给了丈夫。然而,这笔钱也没能改变这个家庭的窘境,跑滴滴的何某一直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到事发时仍欠着十余万元的网贷。

  显然,何某一家早已陷入网贷的漩涡而不可自拔,很可能遭遇“套路贷”。为了摆脱这个漩涡,两人都选择了不智的极端手段。何某想到的是制造车祸假象逃债、骗保;戴某花想到的则是一死了之,带着儿女逃离这个“美好而残酷的世界”。读着戴某花在微信朋友圈上发的“绝笔”,我们在感叹这个女人愚昧、懦弱、偏执的同时,也对她生前的窘境产生深深的同情。

  事实上,31岁的戴某花投河之前不仅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还经受着精神上的巨大折磨。这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在生两个孩子后,无法外出打工,又遭受婆家亲戚的指责与不理解,丈夫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何某失踪后,她疯了一般地寻找,感觉到天塌下来了。哪怕知道丈夫失踪前购买了巨额保险,自己是保险受益人,她仍然没有“坐享其成”的念想。可见在她的内心世界,精神上受打击的痛苦,更甚于物质困窘带来的折磨。

  古人云“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想起旧日的很多事,都是更为悲哀的,这大概可理解戴某花为何对被网友称为“渣男”的丈夫竟然如此痴情。痛定思痛,我们也不妨认真探究造成其家庭贫困的根源:如许众多的网络平台贷款,究竟在这起悲剧中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网贷又是如何导致一个普通家庭深陷其中,以致何某失踪骗保期间,仍然对它产生如此强烈的信任和依赖?

  现实中,被网络高利贷逼得家破人亡的事例屡见不鲜。它不只是制造陷阱,在物质上榨干借贷者的资产,而且采用多种暴力手段讨债、追债,给借贷者带来很大的精神折磨。这样的网贷乱象,早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去年9月,教育部发文规定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今年10月12日,长沙警方发布了依法严惩“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其中特别指出,“套路贷”成员年底前不自首将从重惩处,对举报者最高奖励5万元。希望对于网络高利贷的打击,不只局限于校园和部分地区,而应该延伸到全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领域。要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对于披着各类漂亮马甲从事高利贷违法活动的平台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查处,该取缔的取缔,该判刑的判刑。只有对这样的“毒瘤”狠一点,网贷市场才能走向规范,类似戴某花这样的家庭悲剧才不会重演。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