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紧盯痛点再发力

2018年12月13日 15:0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扬子晚报评论员 张琳

  日前,省教育厅专门下发《通知》,对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进行专项治理。《通知》开列了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入学、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考试排名等三个方面十项违规办学行为。昨天,为了便于理解执行,省教育厅又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十项任务进行了详细解读。对照《通知》和解读,记者感到,继前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有力举措,这次又出重拳,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违规办学行为来一次集中清理整治;贯穿起来看,我省治理教育生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蹄疾步稳,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核心因素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校外培训机构则退而居其次,当然,影响这个生态的因素还有很多。先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时候,就有质疑“搞偏了”的声音:校外培训机构既名“校外”,自然是依附于学校,说到底,是为学校补缺、为升学加码的,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是表,学校教育和升学指挥棒出了问题才是根源,单纯给校外培训机构上紧箍咒治标不治本;后来,组织在职教师公开承诺不搞有偿补课,也同样有担忧:光靠堵,能不能行得通?这次出台的《通知》,正是对舆论质疑的有力回应。只是,化三尺之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治理教育生态是个宏大的工程,得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环接着一环地拧,一锤接着一锤地敲。

  这份《通知》,满纸都是干货,尤其直指痛点、抓人眼球的是严禁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巧立名目收取高额赞助费、大行其道的各种排名。明眼人都清楚,这“三宗罪”恰恰也是让学生受罪、让家长痛苦、让校外培训机构大发其财的各种乱象之源。

  说到考试入学,一些热门的民办学校,明的笔试没有了,以面谈为名的面试成了一道需要全力冲刺的难关。为此,学生早早就要忙着上各种培训班、考各种证书。没有这些“硬通货”,何以获得“入场券”?说到收取赞助费,这既是民办学校的生财之道,又是家长的一次滑稽演出。还在面试的时候,学校就根据成绩为“入场券”划了几个等级,除了少数表现特优、将来可以成为“招牌”的学生,多数都要缴纳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赞助费,一个招生季,学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对于家长,缴纳高额赞助费,是周瑜打黄盖的市场行为,多少人挤破脑袋想争取一个交钱的机会。当然,也有更加幸运的少数拿到免费入场券的家长,则要在朋友圈中欢呼孩子为他挣了几十万,那可是很多家庭的几年收入啊。至于考试排名,如果说考试入学、收取高额赞助费主要限于民办学校的话,班级排名、年级排名、校间排名、单科排名、综合排名等等各种形式的排名,则是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不能免俗的了。排名为什么?当然是为了中考,为了挤进前百分之五六十的普高。有了排名,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乃至学校,都有了压力,当然也有了动力。重压之下,学生流连于培训机构开小灶吃加餐,老师赶进度多刷题,学校减一些无关考试和排名的课程。禁止了排名,虽然不能缓解升学焦虑,但总能避免风助火势了。

  值得家长们高兴的还有,教育厅表示将普遍实行弹性放学,强化校内教育,遏制校外补课,同时启动建设名师空中课堂,用在线教育来弥补师资不均衡的现状。毕竟,从需求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还要多说几句。政策好不好,关键看执行。譬如,目前部分热点校收取赞助费时,形式隐蔽、方法多样,如何界定是否与升学挂钩?民办校入学不许考试不许面谈,那么总得有个“门槛”来选人,总不能考试不算数,“关系”说了算,一纸禁令之后还需要具体政策指引。还有,义务教育不搞排名,到了中考不还是面临分数线的硬杠杠吗?中考的配套改革也要跟得上。但要做到不唯分数,探索评价多元化,就总会冒出几个特长生作弊的丑闻……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左右为难的事情不止是教育。

【编辑:梁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