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50余张老照片再现百年香山

2018年12月19日 10:4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于丽爽

  1949年,“劳大专线”公交车行驶在香山买卖街,劳动大学是当时中共中央在香山的驻地的名称;1955年,北大学生参加西山象鼻子沟造林;1976年,四季青公社电影队在香山放电影……

  昨天上午,《记忆中的香山》老照片展在海淀区香山街道办事处多功能厅开展。从地区居民和各界人士手中征集到的150多张老照片,时间跨越清代、民国到上世纪,展示出香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展览的第一幅照片上是一棵挺拔的松树,它同时也是一个地名——一棵松。1930年代,民族资本家宋则久在这里兴建私家宅院,如今,这里已变成香山街道办事处。宋氏家族当年生活在这里是什么场景?其后人宋怀颖拿来6幅珍贵的老照片。

  “我小时候这里已经交公了,住了好多人家。我大伯家在这住了几年,我常来玩。就记得那时候院子里的果树特别多,结的枣有鸡蛋那么大。这里的房子都是石头的,特别结实。这个院子一共有37间房子,占地11亩多。”今年47岁的宋怀颖指着照片上的石头房子、葡萄架子给观众们讲解。

  老照片中,还有宋则久的全家福,孙辈中最大的孩子宋献彝当时已经20多岁了,他喜欢摄影,留下了很多老照片。还有一张老照片,是宋献彝夫妇和他们的母亲以及弟弟的合影,照片中,宋献彝穿着西装,他的夫人穿着旗袍,看上去非常新派,而站在他们前面的母亲,还裹着小脚。这些珍贵的照片,传到宋献彝的孙女宋怀颖手中,已经不多了。现在,宋家的墓地还在附近,宋怀颖正在向文物部门申请,希望能作为文物予以保护。

  香山土著、今年59岁的户力平送展的不是自家老照片,是他收集的照片。他的业余爱好就是研究香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从这些照片里,能看到清末民初香山地区的日常生活场景。

  “这幅推碾子的照片,上面的两个人都穿着长袍,他们都是旗人。香山地区曾是正白旗驻地,后来旗人虽然破落了,但他们依然非常讲究,即使自己种地干活,也穿戴得整整齐齐。”户力平介绍。这些老照片是他从一个外国人创办的摄影网站上找来的,能看到清末的红门村旧影、1990年代末的北沟村。如今,北沟村已经随着樱桃沟的建设从地图上消失了。

  户力平送展的最珍贵的一张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劳大专线”。照片上,一辆上白下黑面包般的公交车行驶在街道上。这辆公交车,是为当时驻扎在香山的中共中央服务的。那条街道就是今天的买卖街。不过那时,买卖街还比较窄,路两侧都是院墙和院门,而不是今天的门脸房。

  老照片中,还有一张全家福也很特别:照片上的男女老幼都穿着崭新的长袍,男士还戴着礼帽,看上去特别郑重。“这张全家福照片,定格于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我们祖辈都兴奋无比,那时家里生活不富裕,但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我父亲向亲戚借钱,买了布料、鞋帽,做了新衣服,步行十多里路到丰台照相馆,拍了这张全家福。”香山居民李永成说。

  今年6月份,香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发起了以“爱我香山、保护遗产、留住历史”为主题的、以香山为背景的老照片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开展,摸清香山地区现存历史信息,为香山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创造条件。征集活动历经半年,通过各居委会收集、联系香山文化论坛读者、走访对香山历史有浓厚兴趣的相关人员等途径,共收集到150多张照片,涵盖民国京西人民生活、中共中央在香山、民国时期香山景点等12个时间段。

  据香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征集活动还在继续,同时,这个展览将走进社区,让地区群众更加了解香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西山文化带建设助力。

【编辑:梁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