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念好监管紧箍咒,防止老板卷款跑路

2019年02月20日 13:21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 

  念好监管紧箍咒,防止老板卷款跑路

  洗车、健身、社会培训……预付款消费模式,我们并不陌生。消费者最怕的,莫过于钱交了,无良商家玩失踪。

  媒体近日就报道了这样一起事件。一家在北京、上海两地开设多家连锁门店的健身房疑似跑路。报道披露,据该健身房会员自行统计,仅上海一家门店就有超过8000课时、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健身课程尚未落实(2月19日澎湃新闻)。

  预付卡是个老问题,却屡屡被新消息刷新。规范预付款消费模式,防止无良商家跑路,单靠消费者与商家的一纸合同以及事后的维权,似嫌不够,在监管上拉紧高压线,念好紧箍咒,应该成为当下的主要发力点。

  对预付款消费模式,必须坚持强监管、严监管的制度设计。消费者一次性地把款预付给商家,这对商家当然有利,对消费者则是高风险的。钱给了商家,消费者就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在消费过程中难以与商家平等博弈,更别说商家一旦跑路,消费者就会面临既享受不到服务又拿不回钱的风险。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就要从严从细设置针对商家的义务、责任和约束性规范,通过加大对商家的监管、约束力度,来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

  首先,要做好预付款“蒸发”的风险防控设置。消费者把款预付给商家,本意是购买一系列服务的。如果这些预付款没有被商家用于“正途”,或者某些无良商家一开始就没打算把消费者的预付款用于给消费者提供后续服务上,就需要监管部门来制衡,来纠正。通过制度设计,赋予监管部门对商家收取的预付资金使用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监管的权力,建立预收资金风险防控体系,把卷款跑路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要在管好人上下力气。发生老板卷款跑路的事情,说明这些商家的老板没有受到有效监管。如果采用预付款消费模式的商家,特别是其高层人员,从一开始就被有关部门纳入监管范围,在如今个人征信系统、银行账户信息、大数据追查、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跑路就会成为高风险、低成功率的愚蠢选择了。而现在亟须做的,就是在顶层设计上规定选择预付款消费模式的商家必须到有关部门报备,并明确需要报备的信息清单。

  最后,加强预付款消费模式监管,必须堵住商家逃避监管的后路。毫无疑问,商家不会主动接受监管,积极主动地报备自己的信息。这就需要在制度设计和相关配套上做好应对。比如,明确报备是选择预付款消费模式的商家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必须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报备情况;有关部门建立监管服务平台并提供网上查询端口,供消费者查询核对;建立消费者举报奖励制度,等等。以此种种倒逼商家主动报备,接受监管。

  加强对“预付卡”这种消费模式的监管,部分地方已经开始探索。但总体来说,与这种消费模式的普遍存在相比,有效监管还十分滞后。众多消费者的、总体体量巨大的预付款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加强监管,消除风险,不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郑博超

【编辑:梁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