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乌鲁木齐严打保健品市场不规范行为 为企业上“紧箍咒”

2019年03月15日 2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乌鲁木齐严打保健品市场不规范行为为企业上“紧箍咒”
    经营企业约谈警示大会现场。 王小军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5日电(记者 王小军)权健等直销公司被曝光的保健品乱象引起广泛关注。近期,乌鲁木齐市严打保健品市场不规范行为,为经营保健品、药品的企业(商家)代表召开约谈警示大会。

  15日,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公共场所与市民面对面交流,教市民如何辨别保健品真假,如何甄别假冒伪劣药品。

乌鲁木齐一保健品企业展示真品。 王小军 摄
乌鲁木齐一保健品企业展示真品。 王小军 摄

  活动当天,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辖区内所有经营保健品、药品的企业(商家)代表召开约谈警示大会,给所有经营企业上“紧箍咒”。

市民现场学习如何甄别假冒伪劣药品。 王小军 摄
市民现场学习如何甄别假冒伪劣药品。 王小军 摄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黄春生讲到保健品行业较为普遍的问题,宣传手段多样化,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通常采取聘请“健康专家”免费开展讲座、现场示范商品疗效、聘请“患者”现场讲述产品疗效、免费进行体检等形式,忽悠和糊弄消费者,对消费者进行“洗脑”等;虚假夸大保健品功能,一些不良商家销售的保健品属于合格药品,但却夸大产品疗效,另外一些商贩贴假标签、假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所销售的“保健品”属于非法生产品,不但起不到疗效,反而会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销售方式不合法,大部分商家通过在销售地临时租用酒店、门市房,借助发放宣传单、免费发放赠品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参加保健品销售讲座,购买产品。一旦消费者事后发现上当受骗,很难再找到该商家进行维权。还有的商家打着直销的旗号,实际上已变成传销。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辖区内经营企业签订责任书。企业代表作了表态发言。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现场给市民讲解保健品识别知识。 王小军 摄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现场给市民讲解保健品识别知识。 王小军 摄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赵宏伟说:“老百姓在生活中,购买保健品要认准有蓝色标识‘保健食品’的产品,购买医疗器械注意产品上必须要有注册证号,有效期是五年。只要产品是真的,在国家官网随时都可以查询到。”

  据了解,2018年,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我们针对食品安全,食品案件62起,结案42起,罚没款60多万人民币。2019年1-3月中旬立案52起,罚没款达到30万元人民币。

【编辑:郭泽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