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庸笔下的胡一刀你很熟 那么这位“胡二刀”呢?

2019年03月20日 17:50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记者:韩章云

  在河南省郏县茨芭乡齐村东边,走进一条小胡同,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就声不绝于耳。

  胡同尽头,“胡二刀厂”几个金黄大字简单贴在影壁上,影壁旁的农家院就是胡阳杰的家。

  今年33岁的胡阳杰是“胡二刀”的第四代传人。

  

  “胡二刀”三代传人的资料

  锋利耐用、选料考究、手感舒适的胡二手工厨刀已传承百年,在郏县乃至周边县市久负盛名。

  2013年,郏县胡二刀具锻造技艺也被列为平顶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胡家刀厂锻造的各式现代厨刀

  在这个开关一按、电流一通、机器一转,就能批量生产的大机器时代,胡家手工作坊里的打铁声,让人恍如隔世。

  备受敬重的铁匠

  94岁的胡海滨是胡阳杰的爷爷,老人是“胡二刀”的第二代传人,也是当下胡家铁艺最权威的匠人。

  

  “胡二刀”第二代传人胡海滨

  由于年岁已高,腿脚不便,胡海滨不再操持铁匠铺的事务,但是每当子孙们在作坊里忙碌时,胡海滨总是在一旁镇守,对打出来的刀亲自把关。

  

  94岁的胡海滨观看儿子们打铁作业

  胡海滨15岁跟随自己的父亲学打铁,17岁时跟随部队参加抗日战争,解放后回到家乡继续做铁匠活。

  一辈子打铁,胡海滨对铁匠这门手艺最有发言权。

  

  作为“胡二刀”的第二代传人,胡海滨还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

  “只要是和铁有关的东西,没有铁匠不会做的东西,屠夫的刀、木匠的凿、练武的大刀、长剑、镰刀锄头耙子犁等各种农具,只要给我拿个样子,我都能做出来。”

  农耕时代,铁艺与生活、生产紧密相依,胡海滨说,那个时代,铁匠是个吃香的行当。

  

  胡家刀厂陈列着近百年来胡家锻打的老物件

  除了打造生活用具,抗日战争时期,胡家的铁匠铺还为郏县当地的抗日武装及各村寨的民兵守卫打造枪管、大刀长矛,提供了大量武器。

  当年郏县城西的太朴寨寨墙还为此事铭刻作传。

  

  胡家人手工铸打的各式刀具

  “‘大刀向鬼子砍去’,这背后都有铁匠的功劳,那个时候咱们武器落后,但是人不能孬,不能任鬼子欺负。”胡海滨说,正是因此,胡家在当地百姓心中颇受敬重。

  千锤百炼成就“百炼精钢”

  打铁是个力气活,但做一名合格的铁匠却是个技术活。

  

  胡家人在作坊里劳作,打铁是个体力活。

  “百炼钢”工艺是胡家祖传的技艺,一块沙铁经千万次反复折叠锻打,排除杂质,使铁的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久炼成钢。

  胡家用“百炼钢”工艺做的精钢刀具,削铁如泥而又柔韧有余。

  如今,胡家做的最多的手工铁器以各种厨刀为主,就算是最简单的一把手工锻打的“胡二刀”精钢菜刀,也要经过至少25道工序。

  选一块好铁裁成所需大小,将铁块开槽,夹入钢条,在1300摄氏度的火中烧红,火候控制是铁匠工艺的基础,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

  

  从原料铁中截取所需的大小,然后开始“热活锻打”。

  

  火候的掌控是铁匠必须掌握的入门技能

  夹着钢条的铁块烧红后要趁热锻打,在铁匠的术语中这一过程叫“热活锻打”,锤头与烧红的铁块有节奏地撞击,一时间火花四射,清脆的叮当声宛如风铃般动听。

  

  烧红的铁块在捶打之时,火花四溅。

  反复“热活锻打”之后,铁与钢融为一体,菜刀也逐渐成型,此时还需要冷锻,又是千百次地反复捶打刀身,捶打的次数越多钢铁的质量越高。锻打到最后,钢为刀刃,铁铸刀身,“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是修剪刀型、开刃、淬火等一系列工艺。

  

  一系列工序过后,刀身还需持续冷锻

  烈火炙烤的作坊里,几锤下去,打铁之人就已汗流浃背,呼哧喘气,常年劳作,铁匠们都练就了一双浑厚有力而布满老茧的双手。

  

  淬火是打铁技艺中非常关键的技术

  “做一把刀,质量好不好,取决于功夫下没下到。”对于如何做一把好刀,胡海滨没有不可言说的秘诀。

  “一万锤能打出一把刀,一千锤也能打出一把刀,表面看着都一样,但是质量顾客回家一用就能知差距。”胡海滨说,多打几锤少打几锤别人不知道,但是铁匠自己心里清楚,“打铁也是个良心活。”

  

  胡海滨检查做好的刀的质量

  采用夹钢工艺制成的“胡二刀”菜刀,刀身分三层,两侧是铁,中间是钢,刀刃异常锋利且好打磨。

  刀型的设计背厚刃薄、前宽后窄、前重后轻,可使提刀有力落刀轻便。刀把独特的设计握感舒服,能减轻手腕的负担。

  胡家做的刀,除了硬,还可柔,胡海滨曾经做的柔钢刀,柔可绕指。

  其关键技术就是热处理,淬火提高刀的硬度,回火处理则能提高刀的韧性。将钢铁的致硬致柔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火的掌控对提升铁的质地至关重要

  靠着过硬的质量,胡家做的的铁器远近闻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胡家铁匠生意最红火的时候,胡海滨锻打的剪刀、斧头、镰刀和菜刀供不应求。

  由于买的人太多,曾有“口袋摸斧”之说,顾客付完钱手伸进袋子里摸斧子,摸到哪个就要哪个,根本无需精心挑选。

  

  胡家打造的各式铁艺老物件

  1983年时,胡海滨就成为郏县茨芭镇有名的“万元户”,当时的许昌地区行署还授予胡海滨“勤劳致富”的光荣称号。

  铁匠的没落与新生

  精湛的手艺、过硬的质量、终身免费售后,靠着打铁,胡家曾无限风光,而大机器时代给手工行业带来的冲击,铁匠首当其冲。

  

  曾经的牌匾,见证了胡家铁艺的风光。

  “过去斧头、镰刀、剪刀都是经常做的,现在我都快20年没做过镰刀了,收麦子都是机器,谁还去一镰刀一镰刀割麦子?”胡海滨的长子胡桥定在高中毕业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经历了家族的鼎盛,也见证了的铁匠行当的没落。

  

  “铁匠难,剪子镰”,在过去,能做好剪刀和镰刀,说明铁匠技艺过硬。

  城镇扩张、农业转型、机器逐渐取代了人工,传统的木匠、泥瓦匠、屠夫等行当逐渐消失,铁匠的业务范围也随之缩减。

  祖传的打铁手艺就这么慢慢消失吗?

  62岁的胡桥定也不知道铁匠的前途在哪里,但是作为一名传统匠人,他打心底里是想把祖传的手艺传下去,好在二子胡阳杰从小耳濡目染家族手艺,对铁艺感兴趣,大学一毕业就回到村里继承铁匠铺。

  

  胡阳杰向爷爷胡海滨请教

  作为“80后”,又上过大学,胡阳杰希望走“现代技术+传统手艺”的路子,让胡家铁艺有新发展。

  “纯手工锻打劳动量大,人力成本高,产量又跟不上,已经影响了胡二厨刀的传承和发展。”认识到手工锻打刀具的不足,胡阳杰在家庭作坊里改进了生产刀具毛坯的滚压机、抛光用的砂轮机以及开刃机,还用气锤代替手工锻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也更接近完美。

  

  如今,胡家的铁匠铺里也引进了现代机器,但是关键技术还是手工完成。

  “但是做胡家刀的关键步骤,还是手工把持,比如‘热活锻打’前的火候掌控、决定刀刃锋利耐用的关键步骤淬火等,都是手工来做。”胡阳杰说,机器的投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胡家刀的品质不仅没下降,还做出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良好的口碑,让周边县市的消费者纷纷驱车来买刀,帮助“胡二刀”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如今,互联网的普及,胡阳杰嗅到了扩展市场的新机遇。

  

  质量过硬,不少消费者慕名前来买胡家的菜刀。

  “这几年大家重提匠人精神,城市里手工制品非常受欢迎,我计划把我们家手工做刀的过程拍成小视频放到网上,再通过网店、微店销售刀具,并开通线下体验,感兴趣的人可以来亲自做一把菜刀。”

  

  顾客在展览馆里了解“胡二刀”的历史

  如今,胡阳杰新建了厂房,注册了“胡老二”和“胡甲刀”两个商标。“胡二刀”展览馆也已建成,胡家刀一年能卖上万把,销往全国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胡阳杰还重拾了家传的宝刀宝剑的锻打工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胡阳杰锻打的唐刀

  “做别人不会做的东西,做别人需要的东西,这就是铁匠行业的前景。”对于未来,胡阳杰坦言任重道远,除了传承家业,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对过去的农耕时代有记,“人不能忘了来时路”。

  

  

 

 

 

 

 

【编辑:张楷欣】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