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拼命三郎”刘小勇 让货车也用上ETC

2019年04月01日 14:19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拼命三郎”刘小勇 让货车也用上ETC

  周一有约

  皮肤黝黑、声音低沉,这是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副教授刘小勇给科技日报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他笑着说,最近一年多大都忙着在外做实验,所以皮肤就更黑了。

  让刘小勇及其团队忙了一年多的,是一项名为“高精度整车连续跟车称重系统”(简称ETC-WIM)的技术,他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该技术发布会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

  “我们做的其实是一个给货车称重的‘秤’,不过它是动态的——车不用停下来,在行驶过程中,我们就能把它的‘体重’给测出来。这项技术将为货车ETC系统服务。”刘小勇在发布会现场对记者说。

  15平方米安置房内搞研发

  ETC,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一种受到越来越多司机欢迎的路桥收费方式。目前,我国的ETC车道一般仅允许客车通行;货车ETC因其收费模式是计重收费,收费系统需要配备高精度的称重技术,因而可为该种车辆提供ETC服务的高速公路并不多。

  货车ETC对称重系统的要求十分严格,得满足高精准度、高置信度、高通行率的“三高”要求。从研究应用及试点情况来看,目前称重技术仍是限制货车ETC发展的重要原因。

  2017年11月,刘小勇从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衡器)董事长王建军手中接到了ETC-WIM研发任务。

  创建于1992年的四维衡器,是(整车式)公路自动衡技术的首创者和先行者。2016年在全行业整车称重产品性能测评中,四维衡器整车称重产品荣获全行业第一。

  “这项荣誉令四维衡器上下倍感振奋。于是,他们想借助已有积累,设计一款适合于货车ETC项目的整车称重产品。”刘小勇回忆道。

  新技术的研发难度不言而喻。企业自身研发力量有限,作为西安交通大学校友,王建军想来母校找“外援”,最终找到了刘小勇。

  于是,刘小勇接下了这个校企合作的项目,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和5名四维衡器的技术人员,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这项工作刘小勇一干就是一年半,很多时候他都在一间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简易安置房内搞研发。它位于陕西省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置房外就是空旷的试验场。

  40亩的试验场上,一间简易安置房显得十分“孤单”。当货车驶过房前的试验设备时,吹起的尘土似乎要将整间房吞没。“如今,试验环境已经好很多了,能有地方遮风挡雨了,天冷的时候还可以生炉子。”刘小勇感慨道。

  而在研发任务刚开始时,试验场甚至连简易安置房都没有。没有电源,他们就带上发电机;没有桌子,他们就找块石头当办公桌。夏天的高温暴晒、蚊虫叮咬都不是最难熬的,最难熬的是冬天。

  为了记录数据,刘小勇和团队成员在凛冽的寒风中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用电脑进行算法测试时,刘小勇冻僵的手指根本不听使唤。“我以前从来没觉得陕西的冬天有多冷,去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刘小勇说。

  虽已是三月,宝鸡中午的温度最高时能达到20摄氏度,但刘小勇汽车的后备箱里仍备着件棉衣。“有点冷怕了。”刘小勇笑着说。

  说起此事,王建军非常感动。“当时没有想到会耗费这么长时间。虽然条件艰苦,但刘老师一句怨言也没有,一直踏踏实实做实验。”王建军说。

  试验场里的“钉子户”

  在刘小勇看来,条件艰苦不是最难的,技术难题攻克不了才最让他揪心的。

  ETC-WIM研发的瓶颈期和突破期是在2018年12月。刘小勇说,当时货车走停称重的置信度总达不到要求。“有天我们想了各种办法,技术难点依旧不能被突破,当时我觉得特别沮丧。”他说。

  虽然很沮丧,但刘小勇却一点都没表现出来。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团队的主心骨,他这股劲儿不能泄了。

  因为要采集数据,刘小勇常泡在试验场,大家都叫他试验场“钉子户”。最长的一次是今年过年前,他待了整整一个月,直到腊月二十八才回家。即便在平时,团队成员们说,刘小勇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是常事。

  刘小勇的踏实严谨,让四维衡器的技术人员吝晓龙印象颇深。“有一次做实验,我们认为跑的车次数据已经差不多了,但刘老师认为还不够,用同一种方式又继续跑了三四个小时的数据,他一定要确保数据算法的可靠性。”吝晓龙说。

  刘小勇师从施仁教授。施仁教授与万白五、胡保生等学者一起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导师身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对刘小勇影响很大。“如今施老师80多岁了,仍常到教研室看看,关心学生培养、学科发展的近况。”刘小勇说。

  如今,刘小勇也想把这样的科研精神传给后辈。在学生焦勇博看来,老师刘小勇工作起来就是“拼命三郎”,每晚都要到11点以后才离开教研室。“学生都熬不动走了,可刘老师还在忙。”焦勇博说。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朱凡煜 胡晓楠

【编辑:梁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