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阿里巴巴复牌飙升42% 股民被套忧退市想卖仍纠结

2012年02月23日 09:2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真纠结!21日晚搜了一夜的新闻,就想搞清我这几十万元股票该怎么办,但很少看到‘私有化要约’对股民怎么交待。”阿里巴巴的一则消息令手中有该股的中小散户深感困惑。南京老股民张海洋(化名)持股成本为18港币,但阿里巴巴公布的注销价为13.5港币。“我是否一定要‘割肉’卖掉?”“私有化要约到底是个啥?”壹财经记者就这些疑问采访业内专家。

  股民纠结

  18港币买13.5卖出就实亏 不卖万一退市不能再上市咋办?

  南京老股民张海洋介绍:他从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甫一上市就持有,经历“三涨两跌”不离不弃。2007年该股在香港上市的发行价就是13.5港币。开盘当天跳空高开,他在27-28港币买了几千股,第二天就涨到41.8港币,他果断在37.8港币卖出,“第一涨”被他结结实实赚到了。后来,该股回调到32-33港币,他随即杀入,但预料之外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阿里巴巴”股价也因此受累,最低竟跌到3.46港币。而这“第一跌”中,他不仅未离场,还在20港币加仓平摊成本。

  再后来,该股反弹形成“第二起涨势”,张海洋于6-8港币低点大幅吃进,使成本降至20港币附近。随后该股迎来“第二起跌势”,他又在12港币附近补仓,持股成本变成18港币左右。再后来2009年的小牛市,该股“第三涨”至22港币附近他也没抛,原因就是长线看好马云领导的电商业务。但前晚突如其来的“私有化要约”,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各界盛传,马云这次以私有化要约的形式,让主营B2B的阿里巴巴主动退市,为的是将来把集团的B2C、C2C业务如天猫、淘宝、支付宝统统整体上市,如果真的如此那肯定是好事。但对此马云并未明确表态。”他直言:如果按13.5港币的价格赞成私有化要约卖出股票,则显然是几十万港币的本金“实亏”了25%。如果不卖出,这部分股票是否能在未来重新整体上市时进行换股?又万一马云不重新整体上市了怎么办?

  专家解读

  “私有化要约”通常系利好 股价通常会现大幅上涨反应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玉宝解释,不少人听说“私有化要约”就以为是“退市”,其实通常“私有化要约”不管对上市公司还是大部分股民都属利好,也因此消息发布后通常股价会立刻给出大幅上涨的反应,如昨天港股上“阿里巴巴” 复牌开盘便大涨42%,报13.16港币,收盘为13.2港币。他通俗解释说,被动退市一般是因为上市公司业绩较差。而“私有化要约”属主动退市。“只是因为上市公司属公众公司,对它们监管层要做出持股比例不能过于集中的要求;而私有化后持股比例一般都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不符合上市条件,所以要退市。但并非业绩不好。”他介绍,通常恰恰相反,提出“私有化要约”的上市公司,是因为公司集团或机构等“要约人”感觉股价被低估了,而提出“私有化要约”之前,该股处于长期低迷、疲软、不活跃状态。所以“要约人”想通过“回炉”方式,主动进行整合或重组,未来重新上市卖更好价钱。以马云为例,他就曾对此举解释说,“只有敢于放弃今天的成功,我们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王玉宝介绍,“私有化要约”成功后,上市公司退市,就不要发布年报季报等公开信息了,更利于关起门来搞改革。另一方面,由于“要约人”需要达到一定持股比例才能实现私有化,所以股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股价会出现上涨,对大部分股民有利。

  案例借鉴

  海外中概股已有20多起“私有化” A股类似案例2007年曾发生

  王玉宝说,“私有化要约”海外常见,如去年来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私有化至目前已有约26家。在A股则比较少见。类似的案例是2007年-2008年东方电气(600875)要约收购东方锅炉(600786)。当时的原因是东方电气下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集团想进行整合,将东方锅炉退市,保留东方电气,条件是集团持有东锅的股权达到90%就可以。当时的方案是1.1股东方锅炉换1.02股东方电气,或者持股中小散户也可按25元卖掉。

  不过,海外“私有化要约”与A股市场的“要约收购”还是略有区别。他介绍,通常“私有化要约”后公司就退市了,虽然其有再上市的打算,但能否上市、怎样上市依然存在风险,持股人若不卖股,则面临流动性风险。而A股“要约收购”是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另一家上市公司,持股人可直接换股,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参考建议

  若长期看好也可不卖等将来再上市 但也面临上不了市的风险还要谨慎

  据壹财经维权律师、江苏涂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涂勇介绍,根据香港法律法规规定,“私有化要约”过程中,持股的中小散户如果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不打算将手头股票卖给“要约人”,也可以继续持有,进入一个类似大陆三板市场的市场进行交易。

  王玉宝则介绍说,如果持股中小散户不卖股票也可以,则变成该企业的股东,在公司未重新上市前,可通过分红获利,并可以私下协商方式进行股权转让。这样一旦公司重新整合上市,可获得更高收益。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重新上不了市的风险。所以,一切还是要风险自负。

  本报记者 马燕

【编辑:王安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