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策影视小作坊变身绩优股 每步蜕变都是变革缩影

2012年05月30日 09:56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赵依芳瞄了一眼手里的收视统计表后淡淡一笑,上面写的全国卫视收视冠军《薛平贵与王宝钏》是华策今年重推的古装大戏。但她顾不上庆祝,眼下公司有7部电视剧同时在拍,她更关心它们的进展。

  这只是全年计划的三分之一,但换做上市前,公司一整年的电视剧产量也不过三四部。

  谁曾想到,20年前从一个小宾馆的两个标准间里起步的影视公司,如今发展成国内影视剧出口最多的“梦工场”。

  事实上,华策的每一步蜕变都是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缩影。这个来自东阳农村的一介女子赵依芳,借着政策的东风,让“小作坊”成了“绩优股”。

  从小巷子里走出来的影视公司

  下海前的赵依芳已官至东阳市广电局副局长,这个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系毕业生,选择从体制内主动“下海”,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便来到杭州,创办影视公司。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影视业较发达的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的电视台周边,已经潜伏了一批专为电视台制作节目的民营影视公司。因为电视剧投资相对较大,制作和回收周期又比较长,电视台将其交给专业的制作单位去拍,可以大大降低电视台的成本和支出,而且电视剧的审查和管理也相对容易。

  赵依芳虽然已不再是东阳市广电局副局长,但她在体制内日积月累的人脉等各种资源还在。“原来的同事、朋友也都还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所以很多政策法规何时制定、出台什么文件,我们比其他人更敏锐。”

  就这样,赵依芳在商海与体制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1995年,一部投资几百万的14集电视剧《子夜》,在位于浙江电视台西边一条小巷子里名为“华新影视”的“小作坊”中惊蛰而出。这是赵依芳筹拍的第一部电视剧。

  到了1997年,华新影视改制,明确了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股东的产权,开始自主经营。在与广厦连续合作了约5年时间后,2002年9月,赵依芳以1080万元拿回了广厦保有的华新影视的全部股权。

  2009年4月,华策影视变更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并投资控股浙江金球影业有限公司、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杭州大策广告有限公司。

  而2010年10月的上市,让华策穿上资本的“舞鞋”,翩翩起舞。80倍的市盈率、100万一集的片酬、300万一集的版权,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而今,这已经成了基准价。

  打开投资窗口,有冲击更有机遇

  投资窗口打开了,但真正如何推进浙江文化产业前进,这不仅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投资者的实力、资源,同时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赵依芳就嗅到了繁荣背后影视剧行业的怪相。行业大热,投资影视的成本也水涨船高,迅速催高了参与者的收入,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演员的片酬。赵依芳对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原来片酬只有三万元一集的某女演员,在演了某部电视剧之后对外报价已经变成100万。“现在是每拍完一部戏,片酬自动会往上涨,没有一个演员认为自己不值这么多钱。但那样幕后制作人员心理又不平衡,就不能静下心来拍戏了。”

  政策利好,文化产业投资的确到了一哄而上的境地。但大量新公司创立的同时,危机与泡沫也同时显露:“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复杂,大量热钱涌进来,让这个产业有点过热。” 赵依芳感叹。

  同时,上市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以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影视企业——华谊兄弟为例,其股价在上市伊始一飞冲天。但在诸多明星接连出走、公司解禁股频遭股东减持的多重冲击之下,不仅股价犹如过山车般,也让业界对上市打上一个问号。

  冲击面前,赵依芳努力不让头脑发热:“冲击是对大家的,你脑子清楚了,冲击对你就是机遇。”所以今年,她不打算“跑量”,“不能有钱给你你就花,还是得静下心来,把剧做精致了。” 记者 徐洁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