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多数个人投资者炒股靠直觉或听消息投资

2012年10月09日 09:13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A股市场历来有“炒新、炒小、炒差、炒短”的习惯,给A股市场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导致A股新股上市首日溢价水平过高,A股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比发行价高140%,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位居首位”。其次导致资源错配,过多的资金追逐新股,推高了新股。数据统计,2010年香港和台湾交易所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多在20倍以下,欧洲市场平均发行市盈率一般为13倍,而沪深市场发行市盈率则大多在30倍以上,相当多的公司在50倍以上甚至100倍以上。第三,使投资者自身蒙受惨重损失。沪深交易所的数据表明,新股上市首日,中小散户为买入主力,且多以博取短期收益为主,但其平均亏损的比例却接近六成。

  调查显示,A股市场27.35%的投资者平均1 个月左右换手一次,25.87%的投资者平均1 至3 个月换手一次,16.37%的投资者平均5 天换手一次或更短,而平均投资周期在6 个月以上的投资者仅占14.52%。频繁的交易提高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2011年A股投资者支付的交易费用高达1300亿元,积少成多的交易成本是导致短炒投资者财富受损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喜欢“炒新、炒小、炒差、炒短”呢?

  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投资决策都是以追求效用或财富的最大化为目的。但很多研究表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受专业知识和时间精力等限制,很大一部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不主要依靠信息分析和精妙的计算,而是靠个人直觉、经验或听消息投资。

  此外,个人投资者投资还会受到时间限制。A股很多个人投资者都非专业投资人士,他们每天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处理,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为每个投资决策做出最优的选择。依靠直觉或以往的经验快速制定投资决策就成为他们当然的选择。虽然这种决策规则是处理日常决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会导致很多认知偏差。

  因此,我们应针对投资者投资决策非完全理性和时间有限等特点,进一步完善投资者适当性教育,进一步提升客户证券投资知识,同时大力发展投资顾问等专业投资咨询队伍,充分发挥投资顾问专业投资服务的特长,做好中小投资者价值投资的引领和服务。

  浙商证券首席投资顾问 施震陨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