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反弹要素渐具 等待融冰契机

2012年11月26日 10: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11月14日开始,沪市成交金额持续维持在单日400亿元下方,A股的人气无疑已经接近“冰点”。其中较为可喜的现象是沪综指有缩量企稳的迹象,不过据此尚不能断定沪综指将要“否极泰来”。宏观经济的企稳对A股形成了较为有力的支撑,但市场的强弱转换需要一个来自外力的“催化剂”,而这种催化剂更可能来源于政策面的鼎力支持。

  宏观经济企稳 A股内力渐增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变动往往领先一步宏观经济变化,但是近期的A股却屡屡出现走势与基本面背离的情况。有分析指出,这种背离局面的屡次发生主要源于投资者对国内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悲观预期抑制了短期经济数据的回暖效果。

  22日汇丰银行发布报告,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4%,创13个月新高,为2011年7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分界线以上,经济企稳信号进一步明确。结合此前的10月份PMI、PPI以及工业增加值数据分析,四季度我国经济触底后企稳的迹象明显。尽管数据的回暖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不无关系,但数据在环比层面的改善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短期来看,宏观经济的“冰点”正在过去。

  事实上,宏观经济的企稳需要经济数据的验证,而在当前投资者对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下移的背景下,经济层面是否真如数据所示出现了企稳甚至是触底反弹的迹象,需要更多的经济数据加以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沪综指曾经两次盘中跌破2000点整数关口,若根据过往经验,在市场情绪为空头占据主导之时,重要点位的失守往往会引发恐慌盘的涌出并将指数推至更低的水平。不过,上周沪综指在跌破2000点后不但没有引发恐慌盘的抛盘、成交量未有明显放大,指数更是出现了一定的反抽。这至少表明,在宏观经济数据不断验证四季度经济企稳反弹的预期背景下,投资者持股信心在逐步增强。而A股内力的增长有利于市场在2000点附近积蓄做多能量。

  由弱转强尚待契机

  可以说,经济数据对基本面企稳的不断验证有效封杀了市场大幅调整的空间,但市场从“止跌”到“反弹”之间尚欠缺来自外力的契机。

  一般而言,市场的反弹往往源于两种诉求:一是股价出现超跌,资金出于“捡便宜”的心态试探性入场;二是受到外力刺激引发了资金抄底的欲望,而这种外力刺激更可能是来自政策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效果。当然,如果这两种因素出现重叠,那么反弹的空间与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

  目前来看,排除部分中小市值个股的估值泡沫,A股整体在价格意义上已经超跌。根据汤森路透数据统计,上证综指目前静态市盈率为10.25倍,动态市盈率为9.51倍,估值水平不但在新兴市场中最低,即使相较于欧美发达股市而言也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特别是,沪深300成分股静态市盈率仅为9.58倍,从估值的角度而言,蓝筹股已经跌至“冰点”。

  值得注意的是,沪综指估值水平在近期有“钝化”迹象,即估值水平虽小幅波动,但基本维持在10倍左右,不再出现大幅调整。有分析指出,在熊市中往往是估值先跌、盈利预测后降,而在熊市的尾端,估值会先于盈利调整而企稳。回顾近两年市场表现,会发现2011年更多是估值下行引发的市场下跌,2012年则更多是盈利预测下降引发的指数进一步下移,而在经过了“戴维斯双杀”之后,估值出现低位企稳迹象,或许表明2000点附近的A股已经接近“熊尾”阶段。在此背景下,预计在指数层面市场下行的空间将相对有限,而“熊尾”阶段的惨烈杀跌更可能出现在对指数拖累作用相对较小的板块上,即此前表现稳定的消费股以及中小市值品种。目前来看,由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催化的白酒股补跌格局十分惨烈,但中小市值品种的盈利预测仍然相对较高,这就意味着中小市值品种仍可能面临“盈利杀”。因此,在投资策略上,短期稳健投资者不妨适当增加低估值蓝筹股而减少中小市值和高估值消费股的配置以增加防御性。

  当然,对市场最完美的行情组合可能是,伴随着中小市值品种的“去泡沫化”,指数陷入由恐慌情绪造成的最后一跌,期间伴随着政策层面对A股的“力挺”,沪深两市出现底部放量,A股借此走出一轮阶段性的反弹行情。但这种情况下,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仍是政策,而这种来自于政策层面的刺激与政策制定者或出台者休戚相关,上周五管理层对坚持改革的表态有效提振了市场情绪,其背后释放的正是市场中人心思涨的信号,而这种不断积蓄的做多能量正等待一个行之有效的契机来充分释放。 记者 曹阳

 

【编辑:王安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