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问广药:为何视消费者生命为草芥?

2013年04月02日 09: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自央视财经频道曝光广州药业集团“毒药”事件后,一时间民众哗然。但当广药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之际,这家一贯以重视社会责任自居的国有企业,却采取了不召回、不道歉的态度,令人费解。药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广药此举无疑是漠视消费者利益甚至生命。面对消费者的以下四大质疑,广药能否做出正面回答?

  1. 面对法律法规和专业人士质疑,广药为什么迟迟没有采取召回行动?

  广药旗下子公司广西盈康生产的维C银翘片,原料中的山银花被用工业硫磺熏蒸,含有重金属砷、汞,而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把山银花枝叶代替山银花入药。

  国家食药监局2010年11月28日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生产监督检查的通知》,强调凡是投料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一律责成企业暂停生产,召回已上市销售的产品,停产期间收回《药品GMP证书》;凡是购进药材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且投料使用的、购买使用没有国家标准的提取物、擅自委托加工提取以及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非药材冒充药材、擅自改变处方、违反生产工艺的,必须依法严处,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涉嫌犯罪的,立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按照上述通知,“广州药业不仅要暂停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且应该召回已经上市的相关维C银翘片产品,并且,使用山银花枝叶代替山银花入药,此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为此,有业内律师认为,广药理应召回相关产品。

  但广药至今没有采取召回行动,回应仅仅是已停止了问题药品的生产。

  请问,如果没有3·15央视曝光,广药的违法生产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在被曝光的企业纷纷道歉并采取召回行动的时候,广药作为一家关系公民健康的药企,为什么却不见采取行动?当我们纷纷质疑和抨击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消费者面前倨傲、内外有别时,广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又是如何对待国家法律法规、如何对待自己的消费者的呢?如果一家国有企业尚且不把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放在心上,我们在外资企业面前又如何理直气壮?

  2. 药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何以用市场份额和股价来衡量?

  针对此事,广州药业表示,2012年度,广西盈康营收占公司营收仅为0.6%。而且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

  广药此番表态意在极力强调其不合格甚至涉毒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很小。而事实又是怎样呢?

  3月27日,广西药监部门对广药子公司广西盈康进行了现场检查,广西盈康每天大约生产六万到七万多瓶维C银翘片。据央视报道,为了降低成本,山银花枝叶也被代替山银花入药。有业内专家表示:“从安全性角度来说,枝和叶成分是不一样的,长期作为药用,积累下来可能会产生毒性。”

  作为一家国有药企,广药所面对的消费者不是普通的消费群体,其产品更是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天平的一端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端本应该被放置的是至高无上的责任。现在,广药却将股价和市场份额放在上面。请问,作为一家国有药企,广药的社会责任感哪里去了?作为自称百强医药之首的药企,屡次跨越诚信底线,又如何取信于消费者和股民?

  3. 代工厂净利润小,是否可以因此而不作为?

  据央视报道,为节约成本,广西盈康药业连续多年用山银花枝梗代替山银花入药已经很多年,但在药品成分中,标注的仍是山银花。

  在旗下涉事企业问题被曝光后,我们没有看到广药的任何道歉,而只是极力强调广西盈康的营业收入为4933万元,净利润190万元,分别占本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和0.48%。

  于是,这看似渺小的0.6%和0.48%就被广药拿来当作不作为的借口了。

  广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应该时刻把企业的社会责任至于首位。广药对自己的代工厂是否起到监管的责任?在事出之后,却以代工厂净利润小作为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

  值得一提的是,广药在2012年交出了一份并不好看的财报,但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却是洋洋洒洒数万字,详述了其作为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请问,在涉毒药品面前,这是否是一种讽刺?

  4. 连续涉毒,广药为什么不思悔改一再挑战消费者底线?

  产品责任,本应该作为企业最基础的责任之一,但广药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消费者底线。去年的毒胶囊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而广药白云山作为“放心企业”竟然也有涉及,事发后面对舆论的质疑、市场的猜疑,时至今日广药白云山并没有任何实质性道歉,流向医药市场的问题药品也没有主动召回,当事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漠然令人气愤。

  广药连续涉及该类事件,可见已经不是偶然。仅仅一年之隔,再次爆发同类事件,不能不让消费者质疑,说明漠视责任已在这家企业文化中根深蒂固。

  本应秉承着“做好药、做放心药”宗旨经营企业的药企,药品生产应该是对产品质量要求最高、最严格的,而广药集团却再三的拿产品质量做儿戏,让原本已逐步愈合“药品质量恐慌”的社会公众心理再次被撕裂,让整个产业再次沦落“公海悲剧”。

  药品行业的质量问题或再次引起用药恐慌症,作为害群之马的广药,请问对此该负怎样的责任?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