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漫步者亿元研发成果不彰 全资子公司高新资质存疑

2013年04月10日 15:48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漫步者似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满满,对其2011年底1.11亿元存货均不予计提跌价准备,而反观同行,国光电器2011年底的存货4.55亿元,原材料1.78亿元,计提跌价准备1847万元,计提比例达10%;库存商品1.81亿元,计提跌价准备1037万元,计提比例为5.7%

  漫步者(002351.SZ)这家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的音响产品制造商,2012年前从未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012年开始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开始下降,依靠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才使得净利润同比降幅缩小,而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来漫步者投入亿元研发,却一直成果不彰。

  2011年存货不计跌价准备?

  上市之前漫步者披满了锦绣花团,而上市之后的漫步者却没有得到大量券商研究员的青睐,一位研究员曾表示,漫步者所处行业属于成熟期,加上技术含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音箱制造业可以说正在步入夕阳行业。

  而漫步者2011年和2012年业绩表现也诚如此言。2012年、2011年业绩几乎与2010年持平,况且2012年净利润中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所贡献的比例约25%,可见2012年主营业务的音箱产品盈利能力呈现出萎缩状态。更重要的是,2012年漫步者全年销售音频系列产品约841万套,与2009年相比产能提升幅度并不大。

  回顾漫步者2011年报,投资者不难发现,当时漫步者似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满满,对其年底1.11亿元存货分文不予计提跌价准备,其中原材料4873万元,库存产品4220万元。

  而反观同业公司,同是做音箱产品的国光电器,2011年底的存货4.55亿元,原材料1.78亿元,计提跌价准备1847万元,计提比例达10%;库存商品1.81亿元,计提跌价准备1037万元,计提比例为5.7%。

  为何同行国光电器大额计提坏账准备,而漫步者却分文也未计提?

  研发投入亿元无作用?

  2012年漫步者大手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已经昭示音箱行业衰退的事实。如果音箱市场需求旺盛,那么该笔资金应该是用来扩大产业规模,然而漫步者不仅未进行扩张,甚至还放缓了募投项目进度。

  虽然业绩和营收增长放缓,但是漫步者并未放缓研发的步伐。近三年来漫步者研发投入将近1亿元,然而无形资产中并未增加任何与这些研发相关的资产,而且这约1亿元全部被费用化处理,可见技术创新停滞或许也是漫步者的困境。

  上市之前,漫步者拥有国内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40项,并有10项国内外专利处于申请或审查阶段。

  上市后,漫步者便加大了研发投入,2009年投入研发资金2283万元,2010年研发投入是3009万元,2011年的研发投入3069万元,2012年的投入更高达3878万元。4年共计投入12238万元,而近三年的研发支出达9956万元。

  然而这四年来,这些研发投入并未使得漫步者的无形资产有所增加,2009年报显示,当年专利方面的无形资产的增加额为0,且近三年来无形资产关于专利的增加额均是0元。

  但管理费用明细显示,近三年来,漫步者对研发投入的金额9956万元全部做了费用化处理。这也就意味着漫步者的近亿元研发投入都做了费用,没有创造出可计量的无形资产。

  对此,漫步者年报中一直宣称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投入力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作为同行的国光电器其2010年和2011年研发投入却分别达到6470万元和6327万元,达到漫步者研发支出的2倍以上。

  北京子公司高新资质存疑

  此外,漫步者子公司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能以达标的研发费用申请高新技术也颇令人质疑。

  从1996年起,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高新技术企业,但是2008年管理费用只占营业收入的2%,即便管理费用全部划归为研发费用,也无法达到高新企业资质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的要求,按照每三年复审的要求,那么北京爱德发应该无法续申高新资质,然而至今其每年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那么为什么北京爱德发要申请高新资质,而漫步者其他子公司则不申请呢?

  行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是漫步者的聚宝盆,漫步者把音箱产品的净利润多留在北京爱德发,理由就是北京爱德发可享受高新资质的税收优惠,享有15%的税率。

  (许洁 朱文达 田运昌)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