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创业板指数逆势创新高 特立独行需理性看待

2013年06月18日 14:56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翟超/制图

  进入6月以来,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分别下跌了6.28%和9.22%,而创业板指微涨0.06%。创业板指数继月线6连阳之后,昨日盘中创出1091.91点的27个月新高,其逆势而上的表现无疑算得上特立独行。

  走强不仅是炒作

  将这种特立独行仅仅看做是炒作,并不具备说服力。首先,在目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复苏态势不确定,资金不足以拉动指数走出牛市行情的前提下,大盘权重股的机会不大。而由于成长股业绩增长确定,又有政策的扶持,市场主力自我缩容炒作中小市值股尤其是创业板个股可以认为是市场的选择,无论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还是私募以及外资都是参与对象。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仅阳光私募(证券类信托产品)共计出现在312家上市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411次。截至目前,一季度10大私募“抱团股”在二季度的平均收益达15.62%,跑赢大盘近17个百分点。

  其次,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前提下,依靠传统投资拉动方式的经济增长难以延续,周期性行业难有业绩恢复性增长的空间,只有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成长性个股才会吸引资金。成长股崛起不是简单的风格转换,更不是因为资金作用导致的大小盘股分化,而是股市对目前中国经济的一种预期。许多新的产业将成为经济的支柱,同时决定了股市未来主流和热点将集中在代表未来经济方向的成长股里面。

  面临业绩考验

  成长股既然代表的是未来,那么,现在给予的溢价就可能透支未来一年甚至几年的增长。不过,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板块。所以对于成长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终结创业板行情的,也许不是流动性变化,而是业绩增速变化。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创业板整体实现净利润为49.1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5%,与“高成长”相去甚远。接下来的半年报披露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将再次考验创业板、中小板的成长性。预计那些中报业绩增速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的行业或公司,股价还将保持强势。否则,估值回归是必然之路,业绩地雷更是不得不防。

  其次,终结创业板行情的,可能不是金融资本,而是掌握股价话语权的产业资本。据Wind数据统计,在过去的5个月里,创业板公司遭遇了上千次减持,共计减持了8.63亿股。而这些股东不仅包括曾经的减持主力创投,还有相关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与高管人员。这些产业资本家一面大举减持,一面又乘行情好大肆增发。Wind资讯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5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披露25起增发预案,增发数量逾4.7969亿股,预计募资为68.27亿元,发行方式均为定向增发。再融资必然分流资金,给创业板指带来一定下行压力。

  再次,终结创业板行情的,肯定不是跟风的散户,而是机构资金。昨日创业板指数盘中一度突破前期高点,但随即回落,有形成双头的迹象。无疑,这种冲高回落绝不是散户跟风所能造成的。由于创业板个股流通盘不大,主力资金进出不方便,创业板指在前期高点附近徘徊,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为重启IPO造势,但从月K线图上细看该指数走势,主力且战且退的手法似曾相识。  记者 汤亚平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