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偏股基金“迷你化”成基金公司“心腹大患”

2013年07月19日 13: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与身处行业边缘的QDII基金不同,偏股型基金日益“迷你化”才是基金公司的“心腹大患”。

  WIND统计数据显示,包含指数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在内,截至6月30日,偏股“迷你基金”数量已经高达215只,占此类基金的比重达到三成。由于偏股型基金占据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半江山,且是基金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解决这两百余只“迷你基金”,是众多基金公司在“第一枪”打响后基金清盘工作的重心所在。

  昂贵的“遮羞布”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维系这215只偏股“迷你基金”的费用已成为难以承受的重担。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15只偏股“迷你基金”占全体偏股型基金总数量的30%,但其基金资产净值总额仅为206.7亿元,占同期全部偏股型基金资产净值总额比例仅有1.5%。如果进一步量化计算,即便偏股“迷你基金”能够全额收取1.5%的管理费率,206.7亿元的“迷你基金”每年也仅仅能为基金公司提供3.1亿元的管理费用。而这点收入,需要支付两百多位基金经理的工资、两百多只基金的尾随佣金以及持续营销费用,以及在面临清盘危机时必须支付的“帮忙资金”费用——这显然会令“迷你基金”入不敷出甚至巨额亏损。

  “偏股型‘迷你基金’已经成为基金公司越来越重的包袱,如果不是考虑到市场影响,基金公司早就想解决这些包袱了。”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抱怨,“即便不考虑各项费用支出导致的亏损,多数‘迷你基金’糟糕的业绩也令基金公司形象受损,且容易遭到媒体的攻击。用一句话来形容便是,‘迷你基金’是百害而无一利。”

  而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则告诉记者,伴随着偏股“迷你基金”的快速增加,自己常常疲于奔命在寻找“帮忙资金”以维系“迷你基金”生存。他认为,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帮忙资金”除了防止“迷你基金”清盘外,对基金公司的收益和运作毫无帮助,而且在市场利率较高时还会导致过高的费用支出,是寄生于基金业上的一颗“毒瘤”。“为了面子,基金公司不愿意旗下基金成为市场上首只迈入清盘程序的基金,但伴随着‘迷你基金’数量的增加,这块‘遮羞布’正变得越来越昂贵。”该高管说。

  固定收益深陷泥沼

  事实上,与偏股“迷你基金”同样陷入尴尬境地的,还有包括债券型和货币型“迷你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包含偏债型混合基金在内的债券型“迷你基金”数量达到142只,包含理财基金在内的货币型“迷你基金”数量则达到86只,二者合计占基金业固定收益产品总数量的一半。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固定收益产品在基金行业中比重的不断提升,固定收益产品中“迷你基金”数量占比激增的现象需要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他表示,与偏股“迷你基金”相比,固定收益产品中“迷你基金”收取的管理费更少,但支付的各项费用尤其是“帮忙资金”的费用却未见降低,如果任由此类型“迷你基金”数量继续增加,其对基金公司净利润的负面影响会更甚于偏股“迷你基金”。

  “在固定收益产品中,需要关注的现象是,大量的理财基金在成立后便迅速沦为‘迷你基金’。这类基金几乎无法为基金公司贡献收入,却需要占据基金公司不少的资源,成为基金公司最不值得承担的包袱。”该业内人士说,“因此,基金公司需要反思自己的产品线布局,不能为了简单扩容而放任‘迷你基金’的增加。”□本报记者 李良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