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再融资纪录屡被刷新 A股如何摆脱“圈钱”骂名

2013年07月26日 13:0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460亿元!京东方A宣布的再融资规模再度刷新了今年的最高纪录。这是继招商银行24日宣布再融资285亿元获批后,又一家推出天量再融资计划的公司。尽管IPO冰封已久,但再融资规模近期却连创新高,成为A股市场头号“抽血机”。

  再融资超速触动市场神经

  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A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95亿-224亿股股份,发行底价为2.10元/股,募集不超过460亿元资金净额。

  除股权认购部分股份外,京东方预计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可募集现金不超过375亿元,发行对象的数量不超过10名。

  这显然是近两年来,最大规模的再融资方案。在此之前,2011年11月,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完成了416亿元和335亿元的配股发行计划,此后一直到京东方A这纸再融资方案出炉前,A股市场再无300亿元的IPO和再融资项目实施。

  从今年情况看,A股市场的再融资规模在一周之内连创新高。仅仅在一天前,这一“纪录”还属于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24日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批准该行30.74亿股A股配股申请,根据2012年每股净资产9.29元计算,配股融资总额不低于285.57亿元。且批文有效期为6个月,这意味着下半年“抽血”将不可避免。

  IPO尚未开闸,再融资已然超速,屡创新高的再融资规模已经触动了市场的神经。连续两日,沪深两市均以绿盘报收,招商银行领跌银行股,京东方A25日更是跌逾8%。

  头号“抽血机”考验市场流动性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市场再融资就没有消停过。与A股IPO“冰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再融资市场持续活跃。

  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有125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方案,融资金额总计2111.8亿元,与2012年同期的1186.9亿元相比增加77.9%。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上半年完成定向增发的125家企业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16.9亿元。

  下半年伊始,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开闸的消息亦铺天盖地。尽管还未正式实施,但包括宋都股份、金丰投资、新湖中宝、迪马股份、中弘股份、荣丰控股、莱茵置业等上市房企,均因筹划重大事项而相继停牌。市场人士无不猜测,房地产企业在下半年有条件地逐步放开再融资将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招商银行和京东方A的融资行为被视为IPO的探路者,能否被市场有效消化可能影响着IPO重启的进程。

  瑞银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李对记者表示,最近一些机构都有比较大规模的融资计划,这对市场来说无疑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去三年股票市场再融资已占到整个市场供给的55%,成为A股市场头号“抽血机”,而IPO只占40%,资金还不断离开股票市场,说明再融资压力巨大。

  如何告别“圈钱”骂名?

  当企业通过IPO掘得第一桶金,通过不断再融资获得第二桶金,通过解禁、大宗交易等获得第三桶金,投资者开始质疑,再融资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圈钱利器,如此挖掘下去普通投资者连残羹剩饭也吃不上。

  京东方A近年来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2010-2012年,未分配利润分别为-42.95亿元、-37.34亿元和-34.76亿元,并且连续三年未分红,但这却并不妨碍其屡屡融资。公司首次上市募集9.75亿元后,分别于2006年至2010年四次实施增发,合计实际募集资金499.79亿元,如果加上这次的460亿再融资金额,总计融资金额将超过900亿元。

  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规避证监会“三年不分红,不能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的相关规定,但这却暴露出目前这种现金分红与再融资挂钩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

  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便是慷慨‘送红包’的企业,若派现金额远超企业盈利水平,不排除大股东变相套现之嫌,亦有可能为再融资铺路。”

  日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要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尽快开启创业板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可以预计,建立创业板再融资规则体系被提上议程。

  财经评论员曹中铭称,目前沪深主板、深市中小板都建立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而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已挂牌3年多,再融资规则仍然“藏在深闺人未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创业板要建立再融资规则体系,就不能再走主板、中小板等的老路,而应该摒弃其为广大投资者诟病的弊端,根据创业板公司本身的特点,建立适合创业板市场的再融资制度。(记者桑彤)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