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西兰乳品毒倒国内四企业 三年后乳企洗牌至200家

2013年08月05日 14:40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产品近日被检出肉毒杆菌之事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该产品的4家进口企业之一娃哈哈昨日发布声明称,其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已经基本销售完毕,中国奶业协会相关人士则称此事不会对目前国内的奶粉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大的影响,并强调以前是“得奶源者得天下”,而现在则是“得优质奶源者得天下”。

  4家国内进口商染毒

  继今年1月生产的奶粉中被检测出含有微量双氰氨之后,恒天然集团生产的3批浓缩乳清蛋白近日又被检出含有肉毒杆菌。

  据悉,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是该国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昨日发布的公告,经中新双方核查,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分别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吨。

  据悉,目前新西兰纽迪西亚公司已发布召回公告,召回其在新西兰市场上销售的3个批号的可瑞康婴幼儿配方乳粉。

  多家公司表态召回

  8月4日上午,国家食药总局约谈了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求尽快查明情况,分析原因,迅速采取措施,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问题原料加工的全部食品。

  娃哈哈集团发布声明称,对去年至今年2月使用该乳清蛋白产品的出厂检测记录进行复查,并未发现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其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已经基本销售完毕,尚未发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公司已要求销售人员全面核查所涉产品,若有将立即召回,并已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公司产品的留样进行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

  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昨日也发布声明称,进口代理该批次产品共计4.8吨,相关产品的最终客户为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经与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确认,在4.8吨原材料中,25公斤已用于生产个别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其余4.775吨尚未投入生产,已被安全隔离。

  可口可乐对此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在追溯受影响产品的生产和发货记录,并予以召回。

  多美滋则称,根据恒天然提供的信息,已查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阶段产品有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12个批次。其中部分已经被迅速封存,未流入市场。目前,多美滋已启动召回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据央视的相关报道,目前各国乳制品监测均无肉毒杆菌项。

  乳企三年后剩200家

  中国奶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此次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不会对目前国内奶粉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大的影响。他强调以前是“得奶源者得天下”,而现在则是“得优质奶源者得天下”。

  据介绍,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中国奶粉市场基本上是国内外企业七三开的竞争格局,但目前国内外企业在市场上基本上已经平分秋色。目前,前10大国产奶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3.78%,而4家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

  在该人士看来,这种竞争格局是近五年来自然形成的,在未来三年该竞争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奶牛的生产周期是三年。而且,洋奶粉相对于国产奶粉的竞争优势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优势,还有质量优势。

  不过,该人士认为,由于国家近期对奶业的高度重视,国内乳制品企业的集中度将会不断上升。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国内有1500多家乳品企业,目前已经下降至600多家,三年后有望进一步下降至200多家。这将有助于改善国内乳制品企业的竞争环境,为其把握未来十年黄金发展期提供较好的竞争环境。

  据外媒报道,新西兰贸易部长昨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目前已停止所有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奶粉进口。对此,上述奶业协会人士称,这只是暂时性的措施,中国和新西兰已经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不会停止从新西兰进口奶粉。

  一位券商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政策将在短期内造成国内奶粉行业的短缺并对产品价格的上行形成支撑,将对有奶源的相关上市公司构成利好,如西部牧业、皇氏乳业等;但预计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干预下,其价格上涨的空间可能比较有限。  证券时报记者 尹振茂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