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祥制药产能提升难 预测收益疑放卫星

2013年08月13日 14:15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对于益佰制药(600594)天价收购的质疑还在不断增多。

  这家公司近期刚宣布豪掷5亿元,以溢价56倍的方式收购贵州百祥制药。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本次收购对象净资产尚不足900万元,去年净利润也仅有400万元,甚至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与其高身价形成鲜明反差。

  不仅如此,继本报昨日揭露出百祥制药不但资产缺陷颇多,而且涉嫌粉饰财务数据后,证券时报记者还发现,收购报告只有对百祥制药美好未来的描绘:预测2013年~2017年净利润将从3391.31万元飙升至8769.84万元,但对于能否实现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业绩承诺。

  更重要的是,由于原料提取与干燥能力不足,百祥制药近几年的产能一直受限,如何在2013年突破产能限制实现预测的高增长,收购报告中也是只字未提。

  事实上,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仅实现净利润125万元。

  放卫星式盈利预测

  公告显示,成立于2000年的百祥制药近几年一直业绩平平,其2009年~2012年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614.20万元、-2555.32万元、92.70万元、401.62万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百祥制药的未分配净利润为-1311.51万元,换言之,该公司目前整体仍为亏损。

  就是这样一块资产,却得到了益佰制药极度青睐,不惜重金高价收购,而高溢价的最大理由就是看好其未来盈利。在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中,百祥制药2013年~2017年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391.13万元、4479.34万元、5971.65万元、7715.74万元和8769.84万元。其中2013年净利润较2012年将增长744.41%。

  如果上述业绩增长能够实现,56倍的高溢价尚在接受范围。不过,即便是收购双方似乎心里都没有底。

  在评估报告中,对于如何实现预测盈利仅有简单的一段话:“百祥制药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企业性质、投资计划和发展规划来看,公司将于2012年开始进行扩产改造,主要为在南明区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内建设年产7亿粒妇炎消胶囊和5亿粒岩鹿乳康片的全套分装和包装设备设施生产线,计划建设工期为24个月,即2012年8月开工,2014年6月竣工。根据企业的市场开发及营销计划,拟用两年时间大力推建妇炎消胶囊、泌淋胶囊、艾愈胶囊、岩鹿乳康片、乳癖康胶囊等产品品牌,并再用两年时间树立这些品牌在市场的地位。”

  对此,上海某券商自营部门医药研究员分析称,上述表态更像是对百祥制药长期规划的介绍,既不是详细的数据论证,也没有具体的业绩承诺,没有说服力。“在过往收购案例中,收购双方一般都会做业绩承诺,尤其是面对如此高的盈利增长。没有承诺,高增长就好像飘浮在空中,比较虚,让投资者感到不踏实。”该研究员表示。

  产能释放存疑虑

  除了无法提供业绩承诺外,百祥制药的生产能力能否支撑起高增长也让市场充满疑虑。

  尽管对外宣称“具备年产胶囊剂5亿粒、片剂2亿片、颗粒剂1500万袋、滴丸剂3亿粒、软胶囊1800万粒的制剂生产能力”,但百祥制药在评估报告中自己承认:“由于中药材提取及干燥能力与制剂生产不匹配,导致各种剂型的产能不能最大发挥”。

  数据显示,百祥制药2012年胶囊剂实际年生产能力为2.42亿粒,实际产量为2.19亿粒,产能利用率已达到90.46%;片剂实际年生产能力为6336万片,实际产量5528.16万片,产能利用率87.25%;颗粒剂实际年生产能力264万袋,实际产量221.93万袋,产能利用率84.06%。软胶囊和滴丸剂更是从2011年开始没有任何生产。

  “如果今年公司无法突破产能制约,仅凭2012年的数据来看,其产量已接近产能上限,拿什么去实现爆发式增长?”一位资深私募基金经理提出了他的疑问。

  根据评估报告预测,百祥制药2013年将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较2012年的1.81亿增长36.46%,远远超过其产能利用率能够扩张的空间。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还表示,由于百祥制药主打的“妇炎消胶囊”进入了新版基药目录,要想通过大幅提价实现营收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际上,按照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它的产品在未来不降价就不错了。”该人士称。

  此外,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还分析,即便百祥制药能够突破产能限制扩大营业收入,其营业成本也应大幅攀升,但根据评估报告提供的数据,2013年百祥制药营业收入从1.81亿元增长到2.47亿元,增长额达6600万元,营业成本则从3426.56万元增长至4001.65万元,仅多了575.09万元。

  可以对比的是,2012年百祥制药营业收入由2011年的1个亿增长至1.81亿元,营业成本就增加了近1200万元。二者的数据明显不匹配。  证券时报记者 杨寒秋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